 |
渝中区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课程展示推广活动 |
渝中区,这座承载着重庆母城记忆的主城核心,正以“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的前瞻视野,锚定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目标,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作为全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渝中区秉持“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理念,以“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机制为支点,为教育发展夯基立柱,按照“全域推进、全程攻坚、全面深化”的思路,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精心编制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授牌10所基地学校。大力实施国家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行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等“六大行动”,加快推动形成“高原上显高峰、品质中出品位”的渝中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样态,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聚势赋能。
在这一过程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创新构建“研训一体”教研新模式,形成跨学校、跨区域的“课例研修、主题研修、同侪研修、课题研修”教师研修新路径,推进“区校一体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赋能教师成长。
历经三轮课改实践,全区42所学校“一校一案”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形成“高原上显高峰、品质中出品位”的渝中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样态。
巴蜀中学推进“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新蓝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之星;求精中学以新质课程建设和新质课堂建设为创新点,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改革;29中学自主开发了“中学生数据分析、数学文化教育、数学创客教育、数学建模课程”系列校本课程;巴蜀小学提出“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改革主张,形成以“学科+”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人和街小学以“和德、和健、和雅、和理、和美、和融”六要素,系统建构“人和六质”学校课程体系;人民小学为孩子的终身发展量身定制人民小学EOC体系课程,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力。其中,巴蜀小学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中西部基础教育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点上生花,特色课程“各美其美”,面上成势,研训赋能“美美与共”。渝中区近两年83节部级、214节市级精品课领跑全市,“成渝双城”协同、“领雁工程”帮扶的足迹遍及巫溪、广安、西昌等地,联盟办学辐射8个区县100余所学校,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渝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