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强引擎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綦江 一村一户皆美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农文旅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强基固根本 共建共治润泽乡里
第019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綦江
上一版 下一版 
兴业强引擎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綦江 一村一户皆美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
农文旅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强基固根本 共建共治润泽乡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诗意田园 建设和美乡村
綦江 一村一户皆美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

  郭扶镇平等村田野与农房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乡村清新质朴的美丽画卷 摄/陈星宇

  春日渐深,山川吐翠,綦江大地上的和美乡村建设正如繁花般竞相绽放。

  宜居宜业,方能“和”得其美、“美”有所依。近年来,綦江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统筹“点线面”发力、“产村景”融合,以项目为牵引、以产业为基、以治理为要,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由“形美”向“神聚”跃升。一幅多点支撑、多元生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綦江大地上徐徐铺展。

  近年来,綦江区农业农村委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院内院外干干净净、村容村貌漂漂亮亮、农民生活平平安安、邻里关系和和睦睦四方面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加快绘就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和美乡村“綦江样板”。

  这是一场从点到面的系统谋划,也是一项凝聚民心的系统工程。为此,綦江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分阶段、分层级的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点上打样中推动线面提升,在示范带动中实现区域联动,一体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落地见效。

  具体来说,在产业兴村方面,綦江区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聚焦“一主两辅”农业优势产业,拓展发展特色产业,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生态靓村方面,綦江区着力实施“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体提升乡村风貌。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48%,完成各村公共厕所配建。有效清零28条黑臭水体,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77.6%,畜禽圈养率达100%。

  在服务惠村方面,綦江区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水、电、路、通讯、物流”五网建设,加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均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城区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

  在治理和村方面,着力深化党建引领“四治融合”乡村治理工程,推广覆盖“三制一化”“院落微治理”经验做法。目前,綦江区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已成功创建示范镇1个、示范村12个、巴渝和美院落100个、示范户1000户,“达标村”创建率达到30%,获评2023年度全市千个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群众参与度最佳区县。

  “今年我们将以‘组团式推进、片区化建设’为路径,打破地缘相邻、交通相连、特色相近的村镇行政壁垒,统筹形成跨村域、跨镇域协同发展片区,力争建成4个跨村域巴渝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创建‘达标村’100个,覆盖率达60%,并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彰显綦江特色的‘和美院落’。”綦江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新”走向“时时好”。和美乡村不仅是一处处可见的风貌之变,更是一项项制度体系的构建。綦江区正以目标清晰的思维、久久为功的耐心和系统集成的推进机制,推动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持续提升,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努力在全市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贺娜 杨晨 图片除署名外由綦江区三角镇政府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