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强引擎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綦江 一村一户皆美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农文旅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强基固根本 共建共治润泽乡里
第019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綦江
上一版 下一版 
兴业强引擎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綦江 一村一户皆美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
农文旅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强基固根本 共建共治润泽乡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赶水镇
兴业强引擎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赶水草蔸萝卜基地 摄/湛江涛

  推动乡村治理成效落地生根,离不开产业支撑和群众参与。在綦江区赶水镇,“一白一黑”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撬动了村集体经济,也串起了产业链、致富链、幸福链。

  赶水镇,位于渝南南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的重要节点。曾几何时,煤炭资源为这里带来繁荣,也留下了沉陷区遍布的沉重记忆。随着16家煤矿有序关停,一场关乎转型与振兴的深刻变革在这片土地上悄然铺展。

  转型向绿,重在产业。赶水镇坚持绿色发展,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进“一白一黑”主导产业布局,在“萝卜”“黑猪”之间走出一条农旅融合、产销一体、农民增收的振兴之路。

  草蔸萝卜,根壮汁多、入口即化,是赶水群众口中的“金疙瘩”。全镇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建成了“1个产业大脑+1个2000吨泡萝卜厂+4个初加工车间+11家小微企业+3家市区级龙头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萝卜产业从“种出来”迈向“卖出去”“卖得好”。如今,3800余户农户广泛参与种植,800余人实现就近稳定就业,户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

  官田黑猪,皮黑肉嫩、膘香味浓,是赶水引以为傲的本地优良品种。依托148栋标准化圈舍和数字化养殖基地,赶水构建起“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并布局A级屠宰场与腊制品加工厂,年出栏规模达1.5万头。特别是在采空区,有2100余户群众参与养殖,户均年增收超过1.1万元。官田黑猪品牌在第22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上摘得金奖,成为重庆优质畜牧品牌的一张“金名片”。

  一个是“田头翻红”的黄金菜,一个是“土里刨金”的生态猪,“一白一黑”双轮驱动,催生出赶水农业的勃勃生机。2024年,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4亿元、8000万元,全镇农业增加值比煤矿关闭前增长1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6.5%。赶水,这座因煤而名的小镇,正以乡村振兴在绿色农业的新田野上描绘强村富民的新篇章。

  厚植生态本底,激活产业动能,拓展治理路径,赶水镇正持续推动产业振兴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放眼未来,赶水将锚定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目标,做实“土特产”文章,力争实现“一白一黑”两个1.7万亩(头)目标,加快形成区域农产品品牌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

  穿行于綦江乡野,从“一村美”到“串珠成链”,从“见风貌”到“聚人气”,如今,綦江区的巴渝和美乡村已从愿景变为实景、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今天的綦江,正在从“环境整治”走向“品质提升”,从“项目推动”走向“内生发展”,以一域之美为全域添彩。下一步,綦江将不断提升乡村的颜值与价值,让和美乡风润物无声,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