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卤鹅哥”的吆喝成为网络热门,重庆荣昌区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积极承接“泼天的流量”。近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网络经济暨卤鹅产业发展金点子征集座谈会上,一句“交警不是来贴罚单的,城管也不是来掀地摊的,交警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为人民服务的,城管是维护城市环境的”迅速出圈,引发广泛关注。
这句话背后,是荣昌区拟推出的“停车免费”政策。据“荣昌微发布”消息,为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荣昌区计划在节假日将所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公共市政停车场全部免费开放。当这些停车场容纳不下时,游客在马路边停车也不会被罚款,相关部门还会提供相应服务。这一政策的出台,展现出地方政府主动卸下“罚款经济”枷锁的决心与勇气,更彰显出服务型政府应有的温度与担当。
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是简单的便民措施,更是城市治理理念转变的信号。它标志着城市治理从过去“以罚代管”的粗放模式,逐步向“服务优先”的精细化治理转型,也意味着城市管理从传统“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跨越。这种转变,体现出城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游客和市民,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与营商环境,值得充分肯定。
然而,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公共政策的善意必须建立在制度理性之上。当“马路边随便停”的便利遇上旅游旺季的超大客流,当“免罚特权”与交通要道的通行需求产生冲突,善意更需理性护航。例如,若车辆随意停放导致交通堵塞,不仅影响城市正常运转,也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又如,若对地摊管理缺乏规范,可能造成环境卫生问题,影响城市形象。因此,在推行“停车免费”等便民政策时,尤需做好精细化配套,实现温度与法度并举。
“不贴罚单、不掀地摊”背后应是治理增效。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创新,运用智慧交通、智能监控等手段,实时掌握车辆停放和交通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疏导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停车管理办法和地摊经营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确保政策善意充分释放,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化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让政策善意真正惠及所有人。
“交警不是来贴罚单的”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更是城市治理理念进步的生动写照。期待更多地方能从中汲取经验,在城市治理中兼顾刚与柔,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更加舒心、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