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年轻人陪同,哪个同行敢接高龄游客?”近日,《工人日报》记者以游客身份联系多家旅行社,咨询为70岁以上老人报团时,得到的大多是无法接待的回复。
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其中,多数老年人赋闲在家,既有资金又有闲暇时间,有较强的旅游消费需求。近年来,老年人的旅游热情持续高涨,各地景点随处可见老年游客身影,“银发旅行团”已成为出游的主力军之一,在拉动旅游消费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尽管银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前旅游市场对老年人仍存在或明或暗的年龄限制。部分旅行社明确拒绝70岁或75岁以上人群参团;有些虽接受高龄老人,但要求签订健康担保书、购买保险,或签订免责协议并要求家属陪同。此外,高龄老人出游还面临保险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据旅游意外险资深代理人介绍,绝大多数旅游意外险产品对70岁以上人群采取“保费不变、保额减半”的标准,80至90岁人群的保额更是降至四分之一。
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延长,许多高龄老人身体状况良好,参与体育、旅游等活动的风险并不高于年轻人。早在2020年,公安部就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限。
车都能开,出门玩又有何不可?现实中,对老年人进行年龄限制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旅游市场,在其他领域也有体现。部分健身房、滑雪场等场馆拒绝为60周岁以上老人办卡,或直接以“年纪太大”为由禁止老年人进入。种种行为,不仅限制了老年人的“旅游自由”“运动自由”,还涉嫌违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银发旅游方兴未艾,旅游市场也要进行“适老化改造”。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旅游市场应“适老”“爱老”,主动挖掘银发市场潜力,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相关部门也要对违法违规现象进行处罚,引导旅游市场主体正确认识老龄化趋势,并从中挖掘商机。
银发旅游不应因年龄陷入困境。营造公平透明的老年旅游市场环境,既能激发银发旅游潜力,维护老年旅游者合法权益,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文旅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建设。遇到年龄歧视的老人也要勇于维权,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说走就走”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