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街道发放问卷征集到938条意见,最终梳理出10类高频诉求,形成10大场景共59项具体任务。
根据居民意见,一心巷设置了24小时智慧生活馆,不仅有全天候自动贩卖机,还根据周边人群特点,增加了打印复印机、现磨咖啡机;将闲置十多年的社区空房,改造成拥有三层露台和玻璃观景台的阳光观景城市青年会客厅,为居民免费提供活动场地;靠近沙坪坝小学幼儿园的一块空地成了“儿童乐园”,增设了木马、跷跷板、卡通墙;专门设立的暖“新”驿站,为外卖小哥等提供歇脚、热饭、充电等服务;最让老人满意的是,小巷实行了人车分流,整个地面加装防滑地砖,成为平整的步行道。
目前,一心巷59项改造任务已完成了48项,余下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而沙坪坝街道辖区内的一心巷与中渡口的两个“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将于本月内完成,惠及3万余名居民。
居民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就是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以群众需求为核心,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居民最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的思路,甄选出了需求、事项、项目“三张清单”项目(事项)236个,每个镇街精选出10件群众特别关心的民生实事有序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
为了让政策落地既有民生温度,也有经济效益,沙坪坝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换享家”活动,积极探索社区公益基金、社区合伙人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生态。
沙坪坝区内有新就业群体12万人,其中日均送单骑手就有5300余人。接下来,该区将加强对这类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在已有的210个暖“新”驿站基础上,增设更多可以为骑手提供歇脚休息、充电喝水、遮风避雨、纳凉取暖的空间,发动商户为骑手提供延时供餐、小哥套餐等服务。
同时,针对部分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将结合“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打造,重点谋划实施重庆大学A区东侧的松林路改造提升、小龙坎至重庆七中路段更新改造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