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地方党政干部考察团来渝访问政务简报“理响重庆”微宣讲活动全面启动志同道合携手前行 继往开来续写新篇把答卷写在巴山渝水间“四进”引活水 “三回”聚人才“堵破旧”变“幸福巷” 6000户居民“不想走”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地方党政干部考察团来渝访问
政务简报
“理响重庆”微宣讲活动全面启动
志同道合携手前行 继往开来续写新篇
把答卷写在巴山渝水间
“四进”引活水 “三回”聚人才
“堵破旧”变“幸福巷” 6000户居民“不想走”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进”引活水 “三回”聚人才

  (上接1版)

  一份资料显示,过去10年,全市农村常住人口净减少349.5万人,青壮年外流导致“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成为农业生产主力,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31.9%。

  “我们村靠近摩围山景区,村里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在周边算‘佼佼者’,尽管如此,村里在家的仅有300余人,是户籍人口的1/3,且多是老人或学生,青壮年外出务工现象比较普遍。”彭水县润溪乡樱桃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霞介绍。

  人口流失,自然导致人才缺失,从而影响着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庄经营。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曾对此做过调研,其中一个调研区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69家,经营困难的就有666家。经营收益上,年收入大多在50万元以下,平均经营收益率仅为19.9%。

  缺人,也缺科技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2.5%,低于全国平均0.7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6.7%。

  此外,还有空间割裂加剧资源错配的问题——全市38个区县中,18个属于脱贫地区,部分偏远山区仍面临“要素虹吸”难题。

  一言以蔽之,优质要素严重短缺,阻碍着村民的共富之路,导致了城乡资源单向流动的困局。

  破局之举:要素人才双轮驱动

  如何破局?重庆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实施“四进三回”行动。

  “充分发挥高端要素对乡村发展的引领驱动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造血能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刘娟认为:规划先行,再聚集科技、经营、资金等要素,从而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她坦言,一些地区的村庄规划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很多村庄还处于无规划、自然发展的状态。有的地方虽然编制了村庄规划,但短板明显,并不实用,“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其放在了‘四进三回’首位。”

  经营方面也是如此。乡村无疑需要通过经营,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但由于缺少懂经营、懂市场的人才,许多乡村的资产资源并没有被有效盘活。来自市农业农村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有40多万套闲置农房,但盘活情况并不乐观,其原因在于:一是这些农房周边配套不完善或缺乏资源,很难吸引社会人士的关注;二是缺少规范出租交易平台,供需双方信息不通畅。

  另外,目前全市3.2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企业牵头的不足5%,还多是“半路出家”的跨界经营。

  除了这些“硬件”上的掣肘外,“软件”上也存在不足。“乡村也应该有‘营商环境’这一说法,尤其是要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来促进乡村治理,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保护村民权益。”刘娟认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关键变量。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市许多乡村都面临着“空心化”,正因为如此,市里将“三回”的主力军定为能人、青年和务工人员,他们有乡村情怀、有市场意识、有经营理念。

  记者梳理发现,我市已连续3年持续推动“四进三回”行动:2023年开始进行系统调研和谋篇布局,2024年将“四进三回”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1月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到实施“四进三回”行动。

  “通过‘四进三回’盘活资源资产,最终落脚点是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该负责人解释。

  探路之旅:架起城乡互通的“桥梁”

  三年探索,不少地方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空间规划是要素流动的“导航仪”。

  春光如诗,行走在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可见各种水生植被绿意盎然;荷塘中,早荷飘逸,随风起舞,别有一番韵致。“以产定居,在镇域范围内统筹建设用地规模,优化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技术创新是农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3月31日,位于永川区的重庆市农科院茶研所科研基地,一台采茶机器人的机械手灵活地在茶树上移动,精准地抓取嫩叶,动作一气呵成。这台采茶机器人由重庆邮电大学与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可实现对茶叶的无损采收,大大提升了采茶的效率。

  村庄经营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尝试。

  奉节县康乐镇铁佛村,脐橙花果同树的盛景正在上演。“我们探索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企业化运作,建成3条脐橙深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11个保鲜库,脐橙合作社年收入达3000万元。”康乐镇党委书记唐可人表示。

  资金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4月7日,彭水县绍庆街道阿依河社区,平坦宽阔的马路边,路灯整齐排列,两旁的48户民居已完成立面改造——农行重庆分行在此投放的“乡村人居环境贷”,让这里的环境焕然一新。

  而人才回流则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带来内生动力和乘数效应:在巫山,“90后”青年王晨宇返乡创办耕田而食电子商务公司,推动巫山脆李自营出口;在酉阳,何权艳等人组成了乡村产业运营团队,将何家岩村打造成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潼南区花岩社区,得益于区里的机制创新,社区聘请了来自四川遂宁的高级农艺师为产业村支书,农文旅融合发展更上一层楼……

  就在4月,我市将启动“2025金融助力重庆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行动”,预计可孵化100个农村创业项目;同期,由市农业农村委、团市委主办的青年大学生进乡村“乡村CEO”培育与选聘活动正式启动,不少青年大学生跃跃欲试。

  从“要素下沉”破局资源错配,到“人才回流”激活内生动力,重庆“四进三回”行动以改革创新之笔,在城乡二元结构间架起要素流动的“桥梁”,一幅“资源进得来、人才留得住、产业兴得旺”的巴渝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