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山城”发布志愿服务活动17.9万余场,记录服务时长1002.6万余小时;“青呼码”收集并分拨办理青少年个性诉求396条次……时下的重庆,越来越多青年加入“党建·青春重庆”综合性应用场景,数字化正在让生活变得更高效、便捷、舒心。
数字重庆建设是事关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一直以来,重庆共青团紧跟数字重庆建设浪潮,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数字重庆建设标志性成果。通过迭代升级“党建·青春重庆”综合性应用,系统重塑团的组织、工作、服务、宣传、教育体系,多跨协同民政、住建、人社等部门提供婚恋交友、住房保障等7方面共性服务,已注册用户410万人,日均活跃用户3.1万人,数字化手段正在让青年全周期服务体系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升级假期公益托管“一件事”场景
服务未成年人18643人次
寒暑假期间,如何解决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带娃难”问题?
今年寒假,武隆区以“党建·青春重庆”等数字化平台为枢纽,打通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数据资源,推出红色教育、法律普及、自护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课程,并融入科学实验、非遗剪纸、体育锻炼等实践内容,实现“作业辅导+兴趣拓展”并行,收获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寒假公益托管是全市首次成规模、成体系开展假期公益托管,团市委联合市教委、市总工会、市妇联等相关市级部门,形成“党建统领+团委牵头+部门齐抓共管+区县具体实施”工作格局,指导全市各区县在20天内全面完成假期公益托管事件三级治理中心贯通实战,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师资、场地、物资等保障,加强选点、招生、开班、运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共同形成了规范运行的工作合力。
为丰富课程供给,团市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动“五老”、教师、团干部、“爱心妈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托管服务,承担授课、安保、秩序维护等工作,统一设计开发《改变生活的航天科技》《“一带一路”伴我成长》等40节优质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丰富有趣的托管体验。
今年寒假期间,各区县团委开设托管服务点位498个,共计开展托管709期,服务未成年人18643人次,有效保障了孩子假期生活和学习质量。
持续推动“志愿山城”迭代升级
探索志愿服务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近日,2025重庆马拉松开跑,选手们在赛道上尽情奔跑的同时,一路上也遍布着青年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有一位婆婆比赛成绩非常靠前,当我给她做完赛标记时,她特别自豪地指着号码牌后两位‘68’,告诉我这是她的年龄。那一瞬间,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志愿者王璐笑着说。
大到赛事活动,小到街头巷尾,在重庆这座城市,青年志愿者用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紧紧围绕‘志愿山城’功能模块建设和三级贯通重点任务,推进志愿服务业务流程优化、制度重塑、系统重构。面向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征集迭代优化意见建议31条,推动‘志愿山城’融合改造,新上线绑定账号、找回账号、组织关系转移等10个功能点,探索志愿服务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打开“党建·青春重庆”应用,“志愿山城”应用场景注册志愿者232.3万,近3个月日均活跃用户数1.85万,实现志愿者全域招募、快速调度、精准分配,推动志愿服务需求一键通、整合全覆盖、响应零延迟、服务精准达、监管全方位。
推出青年创新创业“一件事”
汇聚有志青年向新而行
走进綦江区石角镇,有一个仿佛世外桃源的度假胜地——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山璞。它坐落于近1000米海拔的台山悬崖边,拥有600米全景悬崖,20公里极目视野,可远眺至万盛南天门。
2023年,捕捉到乡村旅游新机遇的创业青年周杰回到家乡寻找发展机会。由于度假地全新打造需要花费不少财力人力物力,了解到“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后,周杰成功申请到一笔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打开“党建·青春重庆”应用,选择“青年立业—创新创业”板块,这里开发上线集“资金帮扶、青创赛事、青创阵地”等7个功能模块于一体的青年创新创业“一件事”,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多样化、全流程支持与服务。
在青年创新创业“一件事”中,汇集了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文件200余条,并划分13个类别,帮助创业青年明晰政策方向。该平台还可线上申请“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贷”“乡村振兴青年贷”等,目前已有29家青创空间和1600余名青年创业导师、青年企业家、创业青年完成注册入库,为青年创新创业注入了新动能。
数字赋能加快打造引领联系服务青年综合场景,重庆共青团还上线运行“渝青部落”应用场景,涵盖青年服务地图(服务资源聚合)、青年话题广场(开放社交平台)、青年呼声快响(意见直达)等板块,上线以来已吸引高校学生、青年主理人、新兴领域青年等6400余人体验使用,全力打造青年自发爱用的一站式社交平台。
陈钰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