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开栏语努力形成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法治化新格局数智赋能重庆交通治理现代化以数字孪生技术助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
开栏语
努力形成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法治化新格局
数智赋能重庆交通治理现代化
以数字孪生技术助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笔谈

数智赋能重庆交通治理现代化

丁忠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边缘的川东平行岭谷区,山河阻隔,地形复杂,是著名的“山城”“江城”,素有“8D魔幻城市”之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交通系统调度、运行、管理难度大。保障交通血脉畅通,实现交通治理现代化,是重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的重点难点之一。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强化数智赋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是重庆破解交通拥堵、实现交通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智慧交通发展根基。智慧交通发展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建设广覆盖、高效率、大容量的信息通信系统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加速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加快补齐偏远区县、乡镇、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数据汇聚基础设施、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城市物联感知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泛在通信底座‌。二是推进智能算力中心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建设西部算力调度枢纽,发展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异构算力模式,提升算力供需匹配效率。加强AI基础设施的容灾备份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构建多层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三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完善城市商圈、公交站台、重要路口、集配中心等关键节点的智能化设施系统,加快建设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轨道、智慧公交、智慧停车场、智慧交通枢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设施设备深度融合。‌

  加强创新突破,拓展数智赋能城市交通治理新场景。要加强交通数智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不断创新城市交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产业业态,提升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前沿,创设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联合高校与企业突破高精度地图、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国产化率,助力重庆自动驾驶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强化系统集成,推动5G、自动驾驶、北斗导航、物联网、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构建集“孪生仿真+封闭道路+开放道路”于一体的自动驾驶测试体系,丰富典型测试场景,拓展开放空间,增加测试道路,高水平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和永川智慧交通样板区。三是推动智慧交通与城市管理、医疗救援、环境保护等城市公共管理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数据共享和平台对接,实现城市交通与能源管理、应急响应、医疗急救、环境保护等系统的联动,提升城市整体治理水平。四是推动智慧交通与金融服务、旅游出行、电子商务等领域跨界融合,通过交通大数据分析,助力保险公司为驾驶员提供个性化保险产品和及时高效的理赔服务,助力旅游平台及相关经营者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行方案,助力电商与物流快递资源精准匹配。

  完善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智慧交通发展新格局。智慧交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科研院所的支持和广大市民的认可,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一是健全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打通公安、城管、应急等部门数据接口,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运行、停车综合治理等动静交通全要素协同治理,以系统思维、智能手段构建缓堵促畅治理新模式。二是健全综合交通网络,统筹构建“轨道+公交+慢行”出行体系,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加强周边公交站优化、路网更新、便捷性提升、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完善、山城步道建设。依托“渝快办”平台接入公交、轨道、出租车等全场景服务,推进“公交数智化”运营,增加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推广“渝运安”应用,提升城市物流效率和市民出行体验。三是完善“政企合作+场景开放”机制,在桥隧管理、停车调度、低空通航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应用场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支持交管部门、运营主体、平台企业、地图导航等相关主体深化合作,探索可变车道、动态绿波、信号协同、实时预警、‌多车联动掉头等数字化治堵工具,推动全市交通调度体系的智慧化升级,实现监控数据实时分析、车道车流同步调配。

  强化保障,构筑智慧交通发展良好生态。数智赋能城市交通治理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性工程,既需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探索、试验、实践,也需要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固化成功经验、纠正错误、防范风险。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数据保护、数据有偿利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政府、企业、个人相关交通数据高效整合、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二是迭代升级产业扶持政策,对自动驾驶、智慧物流等企业持续给予税收优惠,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设立“智能交通”交叉学科,实施“数字工匠”培养计划,加大智慧交通复合型技术人才培育力度。三是加快制定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减轻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督促平台合理确定收费比例,促进平台经济领域各方主体互利共赢。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