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协同深化川渝合作 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高城乡治理融合水平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协同推进双城经济圈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第010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四个协同深化川渝合作 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提高城乡治理融合水平
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协同推进双城经济圈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谏言

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赵金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重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其重要一环。要加速盘活山区库区农村的闲置集体资产,加快建立镇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全要素统合体系,建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联建,走出一条重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的特色道路。

  加快建立镇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全要素统合体系。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九成以上,难以像平原地区以行政村集体为单位,将分散的大量土地进行整合,追求大农区规模效益。因此,重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首先,应以镇为单位,整合具备一定规模的集体资产,加快建立符合实际的镇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素统合体系,厘清社(组)—村—镇三级集体与农户的产权关系,建立联农惠农机制。其次,在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完善房宅合作、土地合作、乡村合伙人等内部全要素统合架构,持续强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村级组织建设。再次,以镇级集体联建的强村公司为主体,整合外部要素,用好农村集体经济统合平台,借智借力,对镇域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梳理谋划、分类开发,吸引外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建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是加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首先,要强化行业指导,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人才资源信息库,及时公开职业经理人的特长、绩效、信用等动态信息,促进人才交流聘用。鼓励建立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协会,促进职业经理人在生产经营互助、农业精品园区建设、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相互交流学习。其次,要强化引才留才机制,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奖励机制,分区分级建立职业经理人信息台账,给予测评考核。再次,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培训培育体系,按重庆各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特征与发展阶段,分项目、定对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当地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开展系统性、陪伴式的精准培训。发挥职业院校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培训资源优势,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和有突出业绩的农技推广人员组建培训团队,满足职业经理人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构建运行高效的教育培训体系。

  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联建。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有效探索市场化发展的新赛道。一是建立集体联建项目的市场化合作机制。各村集体通常采取项目均分合作制和股权量化合作制两种合作机制,一种是联建项目的各方村集体平均分配通过联建项目形成的集体资产与收益,另一种是联建项目的各方村集体根据投入资金、资产的股权量化占比,进行集体资产的分割与收益分配。完善集体联建市场化合作机制,要坚持“以企带村,以村带企”,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向现代化企业转型。二是促进村集体主动跨区域进行市场化合作。村集体跨区域合作,一种是为了紧邻项目所需的优势区位,更好地保障集体经济项目收益,把偏远村的集体资金用在村庄外部区位与建设条件更好的区域;另一种是村集体联合开发市场而寻求政策支持,追求更高水平的抱团强链发展。要联合组建川渝毗邻地区跨区域强村公司,以市场化为导向联建产业配套项目,共享市场资源,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跨区域合作水平。

  (作者系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乡建院董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