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免费学前教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暖心提气的新词、热词,刷爆朋友圈。
透过报告热词,能找到理解两会的独特视角,能发现来自基层的民声民意,能预见未来政策的发力方向,更能看见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热词中,有“稳”的底气。报告中公布的数据,读来令人振奋:去年,GDP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这些数据,印证了中国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民生保障扎实稳固。不管外部环境多么严峻、内部困难多么复杂,只要保持住当前“稳”的态势,我们就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底气,也多了一份笃定与乐观。
热词中,有“进”的密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既“稳”又“进”,而“进”的密码就是改革。在报告中,“改革”一词共出现40多次,从消费投资到教育科技,从“三农”工作到社会事业,报告都提出相应的改革任务要求。以改革破除积弊,以改革培育创新,以改革凝聚共识,让关键领域的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与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你我息息相关。
热词中,有民生期待。报告中的“投资于人”“教育学位供给”“育儿补贴”“银发经济”等热词,是对民生关切的具体回应。一个个民生热词,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这些热词,将在会后化作一个个具体的政策措施,抵达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让更多人在民生改善中理解什么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理解什么是“民生为大、民生为要”。
热词,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家大事,细化为人们听得懂、看得见的生动词语。它成了一扇窗,透过它,人们看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一个活力迸发的中国,一个一路向前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