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重庆市教育大会强调,要“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重镇”“让重庆成为全国有志学生获得‘一技之长’首选地。”
一直以来,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渝北职教中心”)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正确认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在强国建设中尽展职教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教育优势、资源优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如何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走访了渝北职教中心,对话学校党委书记张扬群,看基层职业学校如何作为。
深耕细作
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
问:2024年,渝北职教中心第三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办学以来,学校是如何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办好的?塑造了什么样的办学样态?
张扬群:渝北职教中心创办于1991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就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衔接现代职教体系多层次办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文化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立业立人”为核心理念的双立教育办学思想和文化育人实践机制。
学校开设有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等24个中职专业,还开设有“五年制”高职专业、“3+4”中本分段培养专业。学校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现有在校学生10238人,年均职业培训逾万人,是一所“双万人”学校。
问:深耕中职教育二十余年,学校整体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取得了哪些可喜成就?
张扬群: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发展,学校在办学、治校、育人等方面均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五金”新基建落实机制,推进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建设,创新德育模式服务学生成长,首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已承办3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承办16届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承办2届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重庆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来,师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赛一等奖21项,市赛一等奖150项。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17项。教师教研教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
提质培优
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
问: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如何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张扬群:近年来,学校将“五金”新基建作为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金专业”。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结构,设置24个中职专业,使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丰富课程体系建设,打造“金课程”。学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优化培育机制体制,打造“金教师”。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升科研水平、搭建发展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目前,学校建有教学专家工作室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特级教师工作室2个。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打造“金基地”。学校新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大数据技术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实训基地,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专业教材动态更新,打造“金教材”。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教材开发,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最新技术,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融入教材内容。
问:在现有基础上,学校如何推动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精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
张扬群:2024年6月,渝北职教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学校分别与重庆理工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完成签约,标志着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学校不断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积极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对标对表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渝北区“233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的产业发展定位,学校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创新产教融合载体,积极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和校企互聘制度落地,将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牵头成立重庆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被遴选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产业学院。
“职”引未来
培育成色更足的“渝北金工”
问:职业教育需要久久为功。新起点、新征程上,学校将如何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
张扬群:渝北区是重庆两大万亿级产业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面向未来,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守中职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更加注重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全力以赴培育“渝北金工”,在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取得新成效,在推进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争创新业绩,在教育强区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问:学校将如何培育“渝北金工”?
张扬群:“渝北金工”可以理解为具有渝北辨识度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与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目标相契合,也体现出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高标准和高质量追求,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学校将按照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升级专业、更新课程、建设师资、打造基地、优化教材,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培育更多具有渝北辨识度的“渝北金工”,助推渝北职业教育影响力持续提升,打造重庆及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谭茭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