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政协委员卢跃富。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
从20岁就离家打拼的农民工,成长为重庆市“最美巴渝工匠”——全国政协委员、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喷粉班班长卢跃富始终坚持在生产一线。2月20日,记者走进卢跃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时,他正和工作室成员们讨论如何进一步优化喷粉工序,更好地节能降耗。
卢跃富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准备提交关于完善落实工龄制度的提案:“完善工龄制度有益于健全产业工人福利保障,吸引更多新鲜血液进入产业工人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基础。”
卢跃富2010年入职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基层工人。他凭着爱学习勤钻研的劲头,2017年成为洗涤产线喷粉首席技师。“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一路走来,卢跃富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为此,他依托卢跃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积极做好传帮带,至今已先后带出60余名徒弟,其中多人被评为首席技师、高级技师,为企业打造出一支本领过硬的人才梯队。
在和工友们讨论时,卢跃富发现大家创新积极性很高,创新点子也不少,但创新创优成绩和薪酬体系没有挂钩:“中央多次强调要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落实到一线,企业就必须以实际行动有效提高产业工人待遇。”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卢跃富一直为提高产业工人待遇鼓与呼。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多措并举推动年假落实”和“加快‘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企业落实”。
“两份提案均得到了相关部门回应。”卢跃富告诉记者,“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打破了技术工人成长的“天花板”,搭建了职业发展“立交桥”,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更高质量发展。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所在的总工会界别提交的《关于建立健全创新技能导向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卢跃富也参加了总工会界别组织的集体调研,深入西藏、青海等地,深入思考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职业发展优化等举措。
“因为产业工人的收入等福利待遇不够有吸引力,如今年轻人中有‘宁去送外卖,不愿进工厂’的说法。而当前产业工人普遍年龄偏大,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新兴产业技能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在调研中,卢跃富有新的发现。
为此,卢跃富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继续呼吁提高产业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进一步健全相关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基层工人的关注点就是我的履职重点,我会坚持扎根基层,在车间一线写好履职‘作业’。”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