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城市安全有“韧性”不“任性”重庆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重庆特警跳入冰冷河水救起一轻生女子春天到江畔 露营好惬意2025年重庆失业保险金标准公布“点线片面”立体监测 “一户一策”守牢底线涪陵:签署“司法+执法”协议 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不收客户一分钱 “沙师弟”反而更赚钱
第003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努力让城市安全有“韧性”不“任性”
重庆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重庆特警跳入冰冷河水救起一轻生女子
春天到江畔 露营好惬意
2025年重庆失业保险金标准公布
“点线片面”立体监测 “一户一策”守牢底线
涪陵:签署“司法+执法”协议 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不收客户一分钱 “沙师弟”反而更赚钱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线片面”立体监测 “一户一策”守牢底线

  (上接1版)

  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我市明确重点监测对象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三类,并建立了“点线片面”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

  “点”即点上重点监测,结合全市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等人群开展全面排查,重点关注;“线”即线上专题监测,通过广泛调研走访,确定产业、就业、重病、意外四项专题监测内容;“片”即片上四级监测,对全市有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任务的区县,整合帮扶部门、镇村干部、监测帮扶联系人等多方力量进行监测;“面”即面上大数据监测,用好重庆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动态掌握全市监测对象识别、帮扶情况。

  通过这样的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精准、高效、及时对处于返贫风险的群众实施预警监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精准识别

  基层“监测员”走访算清收支细账

  明确了重点监测对象后,基层干部当起“监测员”,到群众家里走访,算清收支细账。

  2023年,伍早清与村干部到任珊迪家中走访,调查核实任珊迪家中出现返贫风险的情况。在此之前,他们已收到任珊迪递交的监测对象申请书。

  “娃儿得了颅管瘤,动手术花了5万多元。”任珊迪泣不成声,向众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任珊迪一家本已稳定脱贫,但儿子的病情让其面临着极高的返贫风险。伍早清了解情况后,很快将任珊迪一家纳入监测对象,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据了解,巫山将监测对象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发现问题在一线,并建立“四步协同法”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

  其他区县也有类似探索,例如城口县探索建立“八户六策”防止返贫精细化帮扶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南川区将监测对象划分为三个风险等级,形成“对象发现、预警响应、精准帮扶、消除风险”管理闭环;丰都县推行防止返贫五步工作法,从动态监测、预警核实、归口处理、跟踪核查、限时清零五步,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市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我市已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3855户13285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1979户37546人,边缘易致贫户17169户48158人,突发困难户14707户47151人。

  精准帮扶

  “一户一策”有效防止返贫

  找到监测对象并分析其风险点,为具体实施帮扶措施奠定了基础。

  在成为监测对象后,任珊迪得到了一系列帮扶:因任珊迪有职工医保,县上为家庭其余成员补贴了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共866元,落实大病医疗救助1.3万元、医疗报销2.8万元,以及临时救助2000元;为她的儿子申请了每月490元的农村低保。系列措施之下,任珊迪一家成功消除返贫风险。

  像任珊迪这样的案例在我市还有不少。

  城口县双河乡永红村脱贫户刘跃云的妻子喻学兵前几年患有脑瘤,手术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在成为监测对象后,刘跃云报销了4万余元医药费,3个孩子在享受学费减免的基础上,每人每学期还能领到200元的生活补助,村里也为他安排了护路员公益性岗位。

  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二社脱贫户罗仕勇,一直因病缺少劳力,本就是低保兜底脱贫。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病逝后,两个人的低保变成了一个人,加之他本人突发脑溢血,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镇里将其纳入监测对象,并把他享受的低保“升级”为五保与残疾补助,每月领到的兜底保障费用从400多元增加到千元出头,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保障数据、信息联动,实时更新,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