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数字化赋能重庆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
第008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从四个方面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数字化赋能重庆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数字化赋能重庆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

李鹏飞

  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高效完善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是重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重庆紧扣做实“两大定位”的重要抓手。以数字“关键变量”赋能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通道、物流与产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创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为重庆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推动港口码头、货运场站、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等智慧化改造,逐步实现集疏运体系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一是加大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资金投入,建立物流信息数据池,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中心,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使数字技术和运载工具、基础设施、通信网络之间深度融合,为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依托“铁公水空”,建设物流资源高度集聚的数字化多式联运体系。加大对多式联运信息采集交换、货物状态监控、作业自动化、“一单制”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技术应用,实现物流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优化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加大财政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的支持力度,用活政府投资基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物流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设备购置、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给予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

  不断完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机制。一是建立数据标准规范。明确货物分类编码标准,避免因分类差异导致的数据混乱,统一车辆、船舶、集装箱等运输设备的识别编码规则,便于准确识别和跟踪,统一运输业务流程数据标准,规定订单信息和运输状态更新、货物交付确认等环节的数据格式和内容要求。二是优化升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集疏运体系的数据融合与高效协同。加快重庆市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建设,整合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运输方式的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物流信息的全流程贯通和可视化管理,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管理软件接口标准化,推动统一物流信息平台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对接,为企业提供全程物流跟踪、库存管理等增值服务,使企业可通过平台实时掌握货物运输进度,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三是加强与外部数据对接。促进统一物流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数据平台连接,合理规划运输线路,积极探索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等沿线省区市的物流数据平台合作,实现区域内物流数据的共享,共同优化区域集疏运网络。加强与海关、税务等部门的数据系统对接,实现货物通关、税费缴纳等信息的实时交互,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着力加强智慧物流体系化建设。一是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化物流技术。推广自动分拣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化设备,完善智能快递箱、冷链智能自提柜、智能充换电站等末端设施,提升物流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增强物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二是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业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培育数字化物流生态,支持物流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等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创新物流业态和模式,打造数字化物流产业集群。三是培养数字化物流人才。引导高校开设数字化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重点开展港口物流数字化、产业供应链数字化等专业的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物流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业务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长足飞越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