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指出,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卓然壮大。纳米比亚国民议会议长彼得·卡贾维维对此深表认同。他对记者说,全球南方合作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无论国家大小、资源多寡。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需求和愿望高度契合。“中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对那些正大力推进建设的国家。”
“习近平主席关于全球南方的论述令人振奋!”尼日利亚前外交部长易卜拉欣·甘巴里在手机上看到习近平主席发来贺电的消息,感到非常激动。他曾于1985年作为尼日利亚外长首次访华,对中国发展有深入了解。“随着世界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非洲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更加需要团结。”甘巴里说,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的国家,这体现中方支持非洲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响亮声音。
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指出,2024年是中非关系蓬勃发展的一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中国和非洲开启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继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前列。
“我们今天开会的地方是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这是非中友谊的象征。”在峰会现场见到记者,非洲电信联盟秘书长约翰·奥莫格外热情。他说,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为促进非洲发展、改善非洲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电信领域,我们与中国开展很多合作。中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愿意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年轻人才。”
“中国是非洲全天候的朋友。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双方始终相互支持和信任。”加纳新闻网总编辑罗杰·阿加纳说,习近平主席的贺电体现出中方致力于进一步加强非中合作、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阿加纳说,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彰显了非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倡议理念同非盟《2063年议程》高度契合。通过促进南南合作和对话,非中可以携手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和平等的国际秩序。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非常成功,其成果涵盖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科特迪瓦国际问题专家亚历克西斯·比说,中国加大了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支持非洲可持续发展项目,加强与非洲国家教育和文化领域交流,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非洲经济增长,也使非中关系进一步深化。“通过优势互补与经验共享,非中打造互利共赢伙伴关系,为南南合作树立典范。”
喀麦隆布埃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阿雷·阿邦马说,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展现了中方在促进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方面的诚意。“十大伙伴行动”还关注非洲青年职业发展,助力非洲培养年轻人才。“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始终认真履行对非承诺。”
“习近平主席的贺电不仅是对过去双方共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合作前景的美好期许。”纳米比亚国际关系专家马里乌斯·库杜莫说,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国是包括纳米比亚在内非洲国家的主要合作伙伴,为非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相信随着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构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将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这将为非洲的繁荣与进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携手奔赴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强调,我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推动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
“这些主张和行动涵盖非洲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关键领域,包括绿色能源、农业现代化、贸易与金融包容性等,对非洲大陆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说,非中致力于打造具有韧性、包容性和前瞻性的伙伴关系,确保双方都从中受益,同时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种伙伴关系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旨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
曾与非洲多国学者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的南非前资深外交官赫特·格罗布勒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电传递出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信息,这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尤其受到非洲、非盟及非洲人民的欢迎”。他指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以来,中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非中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为非洲解决关键发展挑战提供了结构化框架。”科特迪瓦圣佩德罗大学学者扎恩·比·克劳德·埃瓦里斯特说,非中双方可以加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通过对接发展战略、发挥各自优势携手迈向现代化,共同创造一个繁荣的未来”。
“真诚、开放和互信是非中在现代化道路上并肩前行的关键。”喀麦隆布埃亚大学社会与管理科学学院院长埃马纽埃尔·延绍·武博说,“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这一愿景广受推崇。非中携手推进现代化,将书写人类发展史的新篇章,为实现全球南方现代化增添动力,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内罗毕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