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开工首日,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后,各区县迅速落实会议精神,并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
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区县,并对各区县的“新春第一会”进行梳理,发现各区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在“新春第一会”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之策,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部署了新的任务,有的还创新了会议形式,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吹响了起步就开跑、开局即冲刺的号角。
新蓝图
抢抓机遇,新定位“吸睛”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中,不少区县立足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崭新的发展奋进方向。
以今年将迈入“高铁时代”的黔江区为例,该区在“新春第一会”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为何如此定位?黔江区有关负责人解释:“从国家战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摆在我们眼前;从我市定位看,黔江处于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位置、渝东南区域中心位置。2月5日市委‘新春第一会’也明确,要加快打造黔江等区域中心城市。”
具体而言,黔江将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锚定“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重大使命,制定了一年起势(2025年)、三年成势(2027年)、五年胜势(2029年)“三步走”思路,奋力建设武陵山现代化产业高地、公共服务高地、旅游集散中心、综合开放门户、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梁平区则在“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全力书写“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高分答卷。为此,梁平确立了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街镇把目标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把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以“志在必得”的状态确保实现“开门红”。
新任务
做强实体经济,一二三产业各有侧重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各区县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实体经济、产业等成为高频词、关键词,显示出各区县加紧做强实体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注意到,有的区县将“新春第一会”与农村工作会议进行套开,显示出对农业的重视。脐橙大县奉节提出持续推动以脐橙为主的种植业,以肉兔、生猪为主的养殖产业链提质增效,全面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大返乡入乡创业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城口则提出要依山就势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工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各区县“新春第一会”的重头戏。
作为重庆的工业大区,九龙坡区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2个,集聚中铝高端制造、西南铝、庆铃、隆鑫等龙头企业,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今年,九龙坡在“新春第一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经济强区”,推动实现经济规模稳步扩大、经济结构稳步调优、经济质效稳步提升。具体而言,该区将抓好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411”科技创新布局。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亮点频频,尤其是今年央视春晚分会场落子重庆,进一步带火了重庆的旅游与消费。作为央视蛇年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所在地的南岸区提出,要放大春晚长尾效应,做靓“春晚@南岸”IP,策划一批商贸、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出一批迎春精品旅游线路和爆款旅游产品。一江之隔的渝中区也提出要着力提升政策供给水平,加力扩大消费,策划实施一批商贸、文旅促销活动,将“春晚流量”“跨年夜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新抓手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
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承接,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新春第一会”上,各区县围绕“提升企业感受”“让各类经营主体拥有获得感”等作了进一步部署。
江北区“新春第一会”主题就是“优化营商环境”,这也是该区连续第4年在“新春第一会”上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永不满足,永无止境。”江北区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要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坐一条板凳,扎实推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迭代升级版,力争今年全区GDP迈上2000亿元台阶。
会议还发布了《江北区2025年投资机会清单》和《江北产业基金投资合作指引》。前者涵盖了江北区重点项目、土地开发、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产业发展平台四个关键领域,汇集了94项优质投资机会,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后者涵盖生物医药等4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AI及机器人等11个新兴产业集群,为企业投资提供指引。
云阳县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确立为招商引资工作大会,明确提出要唱响“大招商、招大商、大激励招商”主旋律,坚持按图索骥、按链寻踪、按库识人,聚焦现有企业上下游,主动对接,推进精准化靶向链式招商,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
在长寿区的“新春第一会”上,17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落地。该区将全年的招商引资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明确聚焦“大新链智群”抓好招商引资“先棋手”,一季度要签约引进10亿元级以上项目3个,力争合同引资总额达150亿元以上、完成全年目标30%以上,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
新气象
企业家上主席台,推动赛马比拼
记者观察发现,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压实责任,一些区县还在“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可谓细节感满满。
以北碚为例,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广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睿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被请上主席台,北碚区党政领导与企业家们一一握手,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北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鼓励他们新的一年继续加油干。
“企业和政府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重庆睿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周宗成感慨,政府礼遇企业家,他们也将投桃报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北碚的投入,规划建设睿蓝新能源产业链,向区内中小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带动配套产业落户北碚,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无独有偶,涪陵区“新春第一会”上,吉利动力电池、白涛铁路专用线、华峰差别化氨纶项目团队被颁发“猛虎奖”。
据了解,从2023年开始,涪陵区以更优的机制推动赛马比拼。“颁发这个奖,就是要激发大家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动力。”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做得不好的项目负责人及时自查自纠,立行立改,涵养‘想干事’的信念、锤炼‘能干事’的本领、坚定‘干成事’的决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