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rb/2025-02/12/004/2025-02-12-00415.jpg) |
2月10日,工程师张玉西(右一)正和同事进行讨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供图 |
“昨天的测试结果还不错,能不能继续优化?”2月10日上午,在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安储能)会议室,结构和仿真研发组经理、资深仿真工程师张玉西一到公司,就和同事展开“头脑风暴”。像这样的“头脑风暴”,最近每天都在上演。
清安储能是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孵化的唯一一家新能源储能企业,其在储能系统集成、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自研,凭借持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发展成为瞪羚企业。
张玉西所在的结构和仿真研发组就是给新产品构建数字模型,并进行产品性能预演。“开展仿真模拟,天天都在跟模型、数据打交道。”她说,这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发现潜在问题,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今年1月,清安储能成功推出业内首款Luminary Ultra Plus双相兼容侧面冷却储能系统,解决了储能系统在安全、能效和适配性等方面的核心痛点,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更高效率和更高收益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在该产品设计阶段,张玉西团队通过仿真模拟完成了技术验证的关键节点,且仿真模拟的精准度高达97%。这在储能行业非常难,目前也很少见。
为了这个97%,前几个月里,他们不仅深入研究了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还从电池的性能特点研究到电路的连接方式等,并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
预计今年一季度,Luminary Ultra Plus双相兼容侧面冷却储能系统产品将开启全面交付。在她看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高效、环保的能源开发及对能源的存储和利用。储能作为能源转换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