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场“抢人” 家门口就业很“香”新的一年将“种”下500余亩“稻梦空间”沿海才有的岗位 没想到现在家乡也有春节围着大棚转 确保辣椒平稳越冬春运路上 服务为先13个村居抱团“搞事业”
第003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 下一版 
企业现场“抢人” 家门口就业很“香”
新的一年将“种”下500余亩“稻梦空间”
沿海才有的岗位 没想到现在家乡也有
春节围着大棚转 确保辣椒平稳越冬
春运路上 服务为先
13个村居抱团“搞事业”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滕文强:
新的一年将“种”下500余亩“稻梦空间”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苏畅

  2月6日,潼南区崇龛镇临江村,在重庆稻梦空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稻梦空间)稻渔种养基地,负责人滕文强正组织员工开闸灌水,为下个月的春耕做准备。

  “今年,我们将发展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滕文强介绍,新的一年,稻梦空间基地将养殖大闸蟹、甲鱼、鳜鱼、翘嘴鱼等水产品。

  滕文强毕业于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23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2016年,潼南区出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彼时,滕文强在重庆中心城区做有机农产品销售工作。他发现,有机农产品销售和农场体验活动市场潜力巨大,便趁此机会,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种田养蟹。

  “大闸蟹能清杂草、吃害虫、改水质,稻田同时也为它们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非常有发展前景。”滕文强与朋友合作成立稻梦空间,在临江村流转了120亩土地。

  2017年,滕文强的基地收获大米2万斤、大闸蟹1000斤,并逐步发展起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养鱼等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2021年,滕文强开始尝试将智慧农业与稻渔综合种养相结合。

  “我们建成了‘5G+智慧农业’,基地内的设备连接了物联网,还有了水质监测系统,安装了环境数据采集仪,配置了物联网虫情自动收集系统,全程采用无人机直播,省心又省力。”滕文强介绍。

  “目前,基地周边正在修建产业大道,建成后我们还将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乡村民宿。”滕文强介绍,接下来将在稻渔综合种养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游客来基地钓鱼、捕虾、捉蟹、抓鸭,品尝农家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