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反映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根源、文明素养,凝聚着城市人民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意志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传承发展了巴渝优秀传统文化和红岩精神的“根”和“魂”,高度契合3000多万重庆人民的价值共识。作为重庆城市精神重要内涵的“争先”蕴义深刻,彰显了重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唯实争先、力争上游的城市气质,清晰传递出重庆城市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
“争先”具有的内在理论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下”理想主义责任观、“尽实务”现实主义时局观等,融合形成“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根脉。重庆城市精神中的“争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内在规定性,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
“争先”意指奋勇争先、唯实争先、创新争先的辩证统一,三者彼此关联、协同作用,致力于提振率先作为、走在前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奋勇争先。“争先”倡导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做到面对机遇时不犹豫、面对挑战时不畏惧、面对重任时不退缩、面对风险时不躲闪,展现担当作为、敢于超越、勇于突破的气魄。二是唯实争先。“争先”倡导实事求是,坚持实干兴邦、实干惠民,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实现争先进位。三是创新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创新与争先的内在逻辑关系。要敢为人先、挺立潮头、把握先机,根本靠创新。创新是争先最为直观的表现,也是争先最为有力的支撑。争先的背后蕴含着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离开了创新的支撑,难以形成争先的发展局面。习惯于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绝不可能焕发出争先的精神状态、形成争先的发展态势。
“争先”呈现的自身强烈时代感
“争先”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脉相传、连接相通。纵观时代变革,往往是奋进者进、自强者强。凡缺乏奋勇争先斗志者,必丧失优势被历史所淘汰。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催人奋进的时代发展浪潮,身处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成为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发前行。
“争先”呈现出重庆汲取历史滋养激发奋进动力、立足现实境遇标定发展方位、展望美好未来开启崭新篇章的精神品格和时代气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常言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背景之下,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尤显宝贵。“争先”是一种勇于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呈现出重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率先作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力争上游、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抢占先机的精神品格,力求“西部领先、全国进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争先”彰显的特有鲜明辨识度
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滚滚江水浩荡奔腾;重庆人民热情豪爽、蓬勃向上,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的英雄儿女们“不吹壳子”奋勇向前。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如2011年我国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始发,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2021年重庆获批成为率先培育建设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等,把内陆腹地打造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作为“制造重镇”,重庆主动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力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列。
“争先”彰显出重庆独有的精神特质和鲜明的标识符号。重庆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务必继续拼搏,敢于去争、勇于去闯,紧扣“两大定位”,重点打造“六个区”,切实肩负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排头兵姿态和领头雁担当,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改革成果。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迫切要求推动“争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敢为人先、攻坚突破,依靠争先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作者系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