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中国文学史,鲁迅已是丰碑所在,无论是人文学术研究领域,抑或是最新最热的互联网社群,鲁迅绝不缺席,甚至大放异彩。通向鲁迅的阅读,除其作品,研读、精读、传记、评点等著述门类不一而足。西南大学教授王本朝新近出版的《鲁迅导读:思想与文学》(以下简称《鲁迅导读》)系统地考察了鲁迅其人、其文,饱含作者对鲁迅的神往,造语爽利恰切,为文以心契心,兼有历史感与当下性。
翻开清丽古朴的封面,即见一枚印有线条纹样鲁迅头像的书签,上面写有“无论怎么看风看水,目的只是一个:向前。”这句话出自1934年8月鲁迅完成的《门外文谈》一文,其前文还有这样一句:“总之,单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要许多人做:大众和前驱;要各式的人做:教育家,文学家,言语学家……这已经迫于必要了。”这枚书签所指向的鲁迅文本,也暗含了《鲁迅导读》作者的深意,那便是鲁迅的思想在于经世致用,在于改变现状,在于更新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所以书中说“鲁迅不是学院派的思想家,而是社会思想家,文学思想家”,以“有效度的思想”为纲,指向实践,方见鲁迅思想的力度、深度和广博。
书共分六讲,总揽鲁迅人生“如何走”、如何“思”、如何“想”,如何“写”、如何“战”等问题,以“思想”为其显豁的主线,回望历史,着眼未来,述论合一,显示出作家论与文学史相结合的写作风范。书中以“走”字追溯鲁迅一生,以“无路可走”总结鲁迅人生困局,有这样一句话:“鲁迅的命运与其祖父有关,出身小康,却遭祸事,命运突转,全靠鲁迅自己掌控,常常也无路可走。”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极具概括性,它指向了一个深层次的话题,就是命运,特别是中国人的命运如何与家族紧密勾连,同时它也指向了鲁迅的人生——“全靠自己掌控”。所以他18岁逃异地,求异路,在仙台弃医从文,在绍兴会馆沉寂10年,在1925年之后选择杂文人生,鲁迅生命的每一步似乎都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但也因如此,生命负荷太重,受压太强,常常无路可走,这是多么大的痛感啊!
书中的语言别具作者风格,造语精准、爽利、潇洒,不含糊,极少文饰,一语中的,余音绕梁而言外有声,极有个性。论著对多年来囿于“爱情悲剧”话题下的《伤逝》却有另一番表达——“有了新家庭,也会照样过着旧生活”。恋爱自由与“娜拉出走”的《伤逝》背后还有一个隐微的话题,那就是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结构模式和个体生存空间的家庭,这无疑是新的启发。人们特别关注的鲁迅杂文,在书中也有极为精彩的论述:“如果说杂文写作是鲁迅的文学自觉,不如说是鲁迅的文学自由。”“文学自觉”显示出鲁迅有意识写作杂文,旨在一种文学承担,而“文学自由”更能彰显鲁迅与杂文精神气质的贯通。杂文是鲁迅主体精神的外化,包含着全部的情感、思想与心理。如此表达一语中的,击中了鲁迅杂文的核心问题。
当下,鲁迅研读的著述实在太多,而读者的视野中不仅有鲁迅,更有鲁迅的讲述者、阐释者,尤其要求作者的文心和真知,要求有个性、学力、独见的投入,同时不失表达的平实端正与合理分寸,需要火候更需气候。因此,鲁迅之文、鲁迅之书实在是难写。《鲁迅导读》最为打动人处则在作者敬重鲁迅的“真感情”,对鲁迅有体贴式的关怀,有切近的遥想和独到的深思,这也正是本书的底色。
作者坦陈自己的阅读经验,在书中构建了共同阅读鲁迅、分享鲁迅阅读经验的交流场。写作的真心背后是作者思考鲁迅、研究鲁迅的漫长历程。大约在40年前,作者便以“鲁迅之孤独”来理解鲁迅小说《孤独者》,持续思考直至当下,形成了角度多样、思考精当、启人深思的研究成果。细致入理的文本研究自不必说,还兼及鲁迅与同时代人际关系、社团关系,鲁迅创作与外国文学关系、鲁迅与宗教文化关系、鲁迅与近现代文艺思潮之关系、鲁迅与语文教育等方方面面,一网打尽,专论鲁迅及其作品的文章已近20多篇,自成体系。
尽管如此,《鲁迅导读》的后记中仍可见作者的意犹未尽,质直深情。“写一本关于鲁迅的书是一直的心愿”,因而作者怀念那些痛快、沉醉、思绪飞扬地在课堂上讲鲁迅的日子。我想,阅及此书的读者,自然也会共享这种历史性与生命感。
作为重庆大学出版社“大家导读”系列丛书的发轫之作,《鲁迅导读》的背后指向了一个公共性和时代性话题——我们为什么读鲁迅?那样一个悲苦敏感的心灵创造出来的文字,又如何重读?雄健的笔力,刚毅的人格,鲁迅已经不再是文学世界,而融入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鲁迅留下了饱满而有尊严的文字,充满了鲜明的道德观与深度的真诚,洞见了人类心灵的瑕疵与黑暗,他坚持揭示残酷,拒绝逃避苦难,思考人生和人间,执着于指向未来的现在。鲁迅所通向的是一种世界性的视野,一种关于人性、社会、世界的理想性构建。显然,我们这个时代仍旧很需要鲁迅。
走进鲁迅的世界是耗费心力的,作为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文辞中间大多含气凝血,鲁迅给予我们纯粹的审美性、娱乐性的东西实在太少,反而是痛苦、迷茫甚至绝望似乎更多了些。鲁迅的特殊性在于,每一个真诚靠近鲁迅的人,其实都或多或少会担负某种牺牲,因为他们不得不靠近鲁迅所思考的问题,这一定会带来思想上的挣扎与求索,情感上的彷徨、困惑甚至长久的哀痛,而且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言说鲁迅开创一条路,也为大众阅读鲁迅走出一条路,殊为不易。
《鲁迅导读》呈现出学术与社会的合力,显示出学术的现实关怀和永远的人文情怀。它更珍贵的启发还在于,鲁迅对于作者这一代人,意义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成长于20世纪下半叶的一代人,他们与鲁迅的生命关联,带有历史的特殊性与唯一性,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和审美,甚至是人生信仰和信念与鲁迅之间的深刻关联。
“导读”的背后是一代人的情结、记忆与精神气象,我想,这也是该书所具有的更为广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