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用一句话道破重庆之美1—11月重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3648亿元重庆再添3个“国字号”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巧用夜市烟火气 为就创服务聚人气
第009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所有人 用一句话道破重庆之美
1—11月重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3648亿元
重庆再添3个“国字号”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
巧用夜市烟火气 为就创服务聚人气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中国行
彰显山水特色吸引更多游客 提升城市魅力做大文旅市场
@所有人 用一句话道破重庆之美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用一句话诠释一座城,邀你来挑战!近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日报承办的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征集活动启动,面向全国征集“叫得响”的文旅宣传口号。

  12月18日,来自我市的著名文史专家、旅游专家、高校教授、行业精英等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对文旅宣传品牌口号的真知灼见。

  要有感染力、亲和力和传播力

  如何彰显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持续壮大消费市场,已成为各个文旅目的地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旅宣传品牌口号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面子”和“里子”,是外界认识、定义和记住一个地方的独特符号。

  准确而巧妙地提炼并推出具有强大亲和力、导向性的文旅宣传品牌口号,不仅是对目的地整体形象的总结,也是目的地的内涵和特色的彰显,更可以借助其强大的辨识度和传播力,塑造目的地的良好形象,扩大目的地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最终形成竞争力。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罗绍禄表示,要征集、评选出一批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和市场传播力的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一语道破重庆之美,促进文旅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不能指向纯旅游,要有导向性

  如何提炼出一条“叫得响”的口号呢?

  “文旅口号,不能指向纯旅游,要有大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概念,要体现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具有价值指向性和导向性。”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教授称。

  在他看来,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和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中心城市,拥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提炼重庆的文旅口号,需要体现重庆立体、穿越、开放、向上的文旅特点。

  高戈互动营销整合机构董事长兼首席创意官、重庆创意设计家协会主席阎家旭表示,文旅口号面向的是全球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因此,口号需要口语化、易传播,并为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情绪价值。

  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松认为,提炼重庆文旅口号,要从城市定位、精神、文化、特色等诸多维度着眼,可以从重庆悠久的历史、精美的诗词、优秀的民歌等中汲取灵感。

  时尚摄影家、漫画家游江表示,一个城市的文旅口号,应站在外地人的角度去思考,要以感情为基调,体现情感,让外地人在口号中找到价值认同和情感链接。

  文史专家、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波表示,提炼重庆文旅口号,从宏观层面上,要思考什么是重庆、为什么是重庆、怎么去呈现重庆;从微观层面上,要考虑如何得到专家、广大游客的认可,真正实现让口号喊得响、叫得开,易传播、易接受。为此,在提炼口号时,要有所取舍,忌面面俱到;要让外地游客接受,不能自娱自乐;要面向年轻人,用他们的语言和喜欢的方式。

  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秘书长黄晓东称,重庆的文化形态与周边的云、贵、川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提炼文旅口号,用语要通俗、白话,与旅游者紧密结合;不能太具象,要在一般性基础上体现独特个性。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殷俊认为,文旅口号要适应不同场景,有情绪价值,语态要年轻化,且充满活力、有趣、可传唱。

  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任戴伶表示,文旅口号要有内涵,有内涵才能持久,同时要契合城市的生长性,并要给人沉浸式的体验感。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贾安东表示,提炼重庆文旅口号,不仅要符合年轻人口味,要注重文化性,有国际化视野,年轻时尚有朝气等。同时,还要注重口号的视觉化设计,把口号变成一个品牌、一个商标。

  提炼文旅口号四“要”四“不要”

  “用一句话诠释一座城市,高度凝练又富有想象,是非常难的。”重庆日报原总编辑,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永才表示。

  在他看来,提炼文旅口号,有三个“不”,即不要指望什么都想说、不要指望管几十年、不要指望经典永流传。城市文旅口号、城市形象、城市精神三者的角度不同、受众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文旅口号要简单、直达心意。

  对于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征集活动,他建议,要注重全过程传播,充分利用多媒体、社交媒体、短视频、游戏等传播,让“每个人都说出最想对重庆说的一句话”;组织一系列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线下活动,如“一语评重庆”、漫画比赛等;延伸策划系列活动,包括打造城市电影,如《罗马假日》《东京爱情故事》那样的影片,对文旅具有很强的拉动性。

  知名文史专家、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表示,提炼文旅口号要“四要四不要”。

  所谓四“不要”,即不要赋予口号太多无用的价值;不要成为“专家之言”,要心中装着群众,对普通游客说;不要搞系列口号,瞄准一两句话即可,太多字不容易记住;不要用错别字,包括所谓的“谐音梗”,要规范用语。

  四“要”,即内涵要丰富、内在要有逻辑、态度要谦和、语态要适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