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 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走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第007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环境应急 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走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产科教”融合育人机制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走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三峡职院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古红桔果园开展专业实习,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

  2014年10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深度合作,开启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

  十年深耕不辍,十年砥砺前行。三峡职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针对制约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辐射性”“统整性”“协调性”问题,创新构建“产科教”农业园区融合育人的机制与行动策略,首创了“三园辐射·三融统整·三教协同”行动范式。

  构建川渝毗邻地区“产科教”农业园区,培育培训“三农”人才7.9万人;获评教育部全国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4个(数量位居全国高职院校首位);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高校,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三峡职院走出了一条“产科教”融合育人创新路径,树立起职业教育深度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标杆,成就了深化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峡典范”。

  理清脉络勇于破题

  深耕农业职教开启探索步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也呼唤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强担当、展作为。

  然而,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难以辐射农业产业高端需求、难以协同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难以统整农业产业集群化需求等现实难题也相继出现。

  如何破解涉农人才培养的发展性“阵痛”?

  与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同向同行,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同频共振。作为一所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三峡职院深耕88年农业职教积淀,大胆破题,担当在前。

  学校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建成国家骨干专业4个,构建了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的专业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88项,学科建设经验丰富。

  团队支撑强劲,水平全国一流。学校教师包含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省级团队、全国技术能手等,形成“2+N”的团队支撑体系。

  理论基础扎实,平台建设有力。团队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50余项;学校牵头成立“国家现代猪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际数字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联盟”“斯里兰卡乡村振兴学院”等全国性、国际性综合平台,实践基础扎实。

  以助农强农兴农为己任,三峡职院率先开启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十年间,学校首先探索了院校联动,构建了三峡库区职业教育“院校地”三方联动机制与合作框架;其次是探索“五融合—五重构—五联动”的村校共生机制与实践范式,打造了“田间学院”育人品牌,相关成果获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峡职院党委书记谈建成介绍:“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制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辐射性’‘统整性’‘协同性’问题逐步显现,学校基于前期的实践基础,创新提出‘产科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概念,以‘产科教’融合育人的机制与行动策略,走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新路径。”

  巧干创新精于解题

  聚焦关键处发力实行破立并举

  何为“产科教”现代农业园区?立足园区,三峡职院如何聚焦关键处发力?

  相较于传统的产教融合,三峡职院打破“校园围墙”整合校园双创基地、田园双生基地、产业园双培基地功能,构建“学校主体、政府搭台、企业共建、乡村落地、农民受益”的五方联动机制,带动盘活更多主体资源,激活产、科、教融合育人的倍增效应。

  “三园辐射”,贯通农业产业链全科新农人培养,辐射农业产业高端需求。学校牵头成立“国家现代猪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科教农业园区融合育人共同体”等行业型、区域型命运共同体,政校研企共同打造校园、田园、产业园基地,为产科教融合培养全科新农人铺设阵地。

  近年来,学校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打破专业界限、院校边界,分任务构建“菜单式模块化”课程,实施“三园+上云下企”混合式教学;与万州国家农业公园、园区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田园实验室、耕读基地,共建“现代产业农业园区职教企业孵化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融合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三园”育人主体协同的基础上,做实跨界育人组织场域,变革新农科人才培养范式。

  涉农高职院校基地建设难以统筹“科普、培训、科创、文旅”等农业产业集群化需求,聚焦堵点,三峡职院如何破题?“产科教”融合育人新路径下,三峡职院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融统整”打通全面育人主动脉。

  学校以“耕读课堂”“田间学院”“田园实验室”为载体推进职普融通,创新“游教课堂”“研学游”等方式,面向大、中、小学开设特色田园参观、农耕科普等耕读课堂;以“田间学院”为载体优化产教融合,重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培育一大批“一懂两爱”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以“田园实验室”为载体,强化科教融汇,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茶树种质资源圃、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田等一批田园实验室,注册“稻田鱼”等品牌商标3个,开发古红桔酒、古红桔精油化妆品等系列产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9.67万亩,产生经济效益3.36亿元。

  与此同时,为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和协同创新,三峡职院聚焦资源集约和人才培养,做好校内校外统筹“大文章”。

  面向校内,学校整合乡村振兴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职责与功能,强化思政教育,整合涉农专业群之外的资源,引导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群向智慧农业、农村物流、农业经理人培养等方向错位发展,担负强农兴农使命。

  面向校外,学校与地方政府和农业园区统筹师资交流、可流转土地,可利用的功能用房,以及农业产业前端生产基地和中端加工场景等资源,完善学校在耕读、游学、顶岗、就业等各方面的侧重点与人才培养功能布局。

  三园辐射、三融统整、三教协同,三峡职院以“产科教”融合育人打出组合拳,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岗位高端应用人才需求为靶向,把职业教育由单一的技术服务过渡到为产业提档升级献智献力,从单一的乡村人才培训升华到全科新农人的培养,从单一乡村的点对点服务过渡到服务整个库区。

  提效赋能善于答题

  辐射引领打造职教改革“三峡典范”

  创新全科新农人的课程体系、产业机制、产学研协同培育机制;形成“职教、高教、继教”一体的三峡库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业链”……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全科新农人培养模式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创新、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行动创新。

  探路十年,三峡职院以“产科教”融合育人取得系列创新,正是学校深耕农职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前瞻眼光。

  探索向新,发展向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类大赛金奖等10余项,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教师能力明显提高,打造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建成省级教学科研团队4个,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等称号40余人次,国家级、省市级教学成果奖等奖项60余项。相关成果已推广示范至全国8省(市)30余所兄弟院校。

  学校服务现代农业工作得到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为打造兼具乡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域农业产教联合体提供借鉴,为涉农院校全科新农人培养提供价值引领,在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示范。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接下来,三峡职院还将进一步夯实理论研究,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标靶,不断夯实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行动探索,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模式的实践成效,为库区乡村全面振兴献智献力,扩大辐射示范,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模式的社会影响。

  从校园到田园、产业园,从理论到实践,三峡职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强农兴农办学初心,聚焦库区农村“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粮食饭碗谁来端,如何端得稳”等重大问题,不断探索一所农业职院何以可为、何以有为的责任命题。在教育、科技、人才、文化、农业等强国建设中,绘就一所农业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图景。

  文秀月 覃燕 图片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