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家湾“天星古寨”在2019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渝东南有名的民族村寨摄影基地 |
|
冉家湾传统民俗村落,农民喜获丰收 |
|
文复乡甜柿种植历史久、规模大,是远近闻名的“甜柿之乡” |
江畔九院田,临崖古苗寨。
走进位于武隆区文复苗族土家族乡的铜锣村冉家湾,这片依山而建的古村落,承载着百余年的文化记忆,木构干栏式建筑与青瓦房交相辉映,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山川的永恒。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是乡愁的寄托之地,更是文化的根脉所在。
近日,市住房城乡建委下达2024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铜锣村冉家湾成功上榜,这座历史悠久的村落正迎来保护与发展的新机遇。未来在市、区住房城乡建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铜锣村将通过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并举、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同步、乡村振兴与现代治理融合,走出了一条守护历史与展望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村落不再只是记忆,更焕发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活力。
山水为魂
百年村落的历史回响
走进文复乡铜锣村冉家湾,仿佛步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的木构干栏楼、青瓦房、老旧石板路,都在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这座村落承载着苗族与土家族的文化基因,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每一座古老的民居,每一块石雕,每一条小道,似乎都镌刻着时间的印记。
然而,伴随着岁月的变迁,这座三百年的传统村落也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挑战。老旧的房屋普遍存在屋顶漏水、木柱腐蚀、墙体损坏等问题,原有的生活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修缮迫在眉睫。
为此,文复乡积极制定冉家湾传统村落保护方案,以村民房屋屋面修缮,厨房、厕所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治理,乡村晒坝,便民服务设施等建设为抓手,借助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对整个村落生态的全面提升。
在铜锣村冉家湾的修缮改造规划中,如何平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化发展是文复乡面临的核心话题。传统文化作为乡村的灵魂,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与精神。文复乡深知,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才能确保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条道路上,文复乡秉持“保护为先、传承为本”的理念,致力于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守护这一宝贵遗产。
在这一过程中,历史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物质建筑的修缮,更包括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文复乡通过与文化专家和传承人合作,推动传统技艺、节庆习俗和语言文字的传承,以确保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同时,村落的文化景观与建筑风貌也得以修复和再造,既保留了乡村的历史记忆,又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契合,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的美丽景象。
颜值焕新
共建宜居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文复乡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引下,文复乡从村容村貌的提升到生态环境的修复,逐步实现了一个传统村落的华丽蜕变。
积极推动“三清一改”和“五清理一规范”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行“红灰旗”评比等机制,激励村民参与村庄清洁工作。村内垃圾清扫、保洁和转运工作覆盖全域,半年内共清运垃圾162.06吨。加速推进高隆村的环境整治项目,全面提升了该村的居住环境,推动该村垃圾示范村建设。这一系列措施为村民提供了更加整洁的生活环境,也让村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愈加增强。
文复乡还通过严格的河长制、林长制和生态修复项目,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文复乡实施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覆盖4707亩的土地,有效修复了区域生态。每月进行的饮用水源保护巡查,以及村民自发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使得冉家湾的绿水青山更加宜人。村民们自觉加入其中,张大爷说:“现在水清了,树绿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幸福感也更强了。”
院落环境的改善也是文复乡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文复乡完成了23个三格式化粪池和20座厕屋的建设,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此外,西山村和楼子垭小院的“巴渝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村庄整体面貌。李阿姨感叹道:“厕所更方便了,院子也更加整洁了,整个村子看起来更美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镇整体风貌,文复乡还加速推进2024年场镇风貌改造提升项目。通过这一系列持续的环境改善,冉家湾不仅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为基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每到盛夏时节,文复乡成片的柿子树梢就会挂满一个个金灿灿的“灯笼”,这些“灯笼”是文复乡村民眼中的“金果果”,更是全村的“致富宝”。
近年来,文复乡以甜柿产业为核心,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品种选育与技术指导,成功引进阳丰、次郎、富有等五大优良甜柿品种,建立了200余亩的苗木繁殖基地。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的模式,带动全乡1082户、2756人种植甜柿2000余亩,年产量达到30万斤,产值超90万元。甜柿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业产值,也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为了确保产品的高品质,文复乡还实施了“三病一虫”的防治方案,定期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并推进“文复甜柿”品牌建设。通过甜柿加工厂的建设和柿酒深加工机组的引进,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通过电商平台及线下销售渠道,甜柿产品成功打入重庆、四川、贵州等市场,实现综合销售额120万元,进一步带动了农户的增收,户均增收1000元。
除了甜柿产业,文复乡还充分挖掘传统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文复乡改造了原废弃的烤烟房,建设了具有三星级标准的特色民宿,并设立民族文化研习所。这个项目不仅形成了精品民宿集群,吸引了游客前来,也通过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的经济发展。该民宿为当地带来了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并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冉家湾的“望江台”观景平台是另一个亮点,平台位于海拔900米的“白杨[~公式~]”,游客可在这里远眺芙蓉江和乌江画廊等美丽景色。这一自然景观的资源被巧妙地与旅游业结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光临,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保护传统村落,不仅是为了守住文化记忆,更是为了让这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文复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一处修复和每一步改造,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高质量的承诺。未来,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推进下,铜锣村冉家湾这座古老的村落不仅将保留其独特的历史风貌,还将通过活化利用,注入现代化的元素,激活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马林杰 刘君 图片由武隆区文复苗族土家族乡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