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女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这是中国教育界、学术界和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巨大损失——叶嘉莹最后任教的南开大学,将她对教育的贡献排在了首位。
叶嘉莹说过,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1924年,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随长辈吟诵古诗词;1945年,叶嘉莹走上三尺讲台,此后一甲子,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授从未间断。90岁生日时,她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叶嘉莹用整个人生的热爱,彰显出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更通过倾其所有的教授,将诗词的种子播进了无数人的心田。她走了,但以诗育人的事业仍在继续。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许多学生会在将来如叶嘉莹一般,走上古诗词教育的讲台。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教出更多能教好古诗词的学生,教出更多立志“白昼谈诗夜讲词”的学生,是我作为一个教师,与叶嘉莹殊途同归的向往。
把古诗词教好,靠的是浸染,而不是灌输。在观察中,我发现当下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难以身临其境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教学方法相对陈旧,简单的词句释义、背景分析,不足以实现诗词的育人之用……这些问题表明,诗词教学亟需打破陈规、升级价值,用自然而然的熏陶,来代替一板一眼的说教。
以诗育人,要以情动人。情从何来?调动感官。正如叶嘉莹以吟诵的方式带领学生体验诗词的韵律,后来人也应思考,如何综合运用音乐、美术等通感手段来营造诗词课堂氛围。例如教《夜雨寄北》,就不妨通过音乐、歌声,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去置身于秋雨绵绵的巴山夜,切身感受诗人对重逢的渴望,让学生真正被诗词所打动。
以诗育人,要以美化人。古诗词,是一种综合性的美学,涵盖形式美、音律美、意境美、情感美等多个层面。卓越的古诗词教育,往往能启迪人对美的主观把握和主动追求。所以,古诗词的教育者,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像叶嘉莹独创“弱德之美”一样,培养自己独特而敏锐的审美能力,悟透诗词的美学精髓,进而将其授与学生。
以诗育人,要以融达人。生活处处皆有诗性,古诗词教育不只能在语文课进行,不只能在校园里进行。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这对古诗词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认为,“乐”“画”“舞”等学科,都能与古诗词教学融合进行。关键在于,教学者要找到合适的切口加以实践。
寓教于诗,有教无类。从大洋彼岸归国讲学,又自中国出发携诗出海,叶嘉莹的教育足迹遍布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过的人涵盖学生、企业家、政府官员……叶嘉莹是诗词的使者,也是教书的匠人、教育的楷模。她留下的事业,将由我们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系宿迁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