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好“抓紧改”与“徐图之”的关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人民群众所愿即改革所向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好“抓紧改”与“徐图之”的关系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人民群众所愿即改革所向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人民群众所愿即改革所向

赵俊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也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民生需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人民群众所愿即改革所向,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回应人民需求。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广泛听取各方诉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议事规则,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将人民群众所愿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从立法层面确保人民群众意愿被充分吸纳,进一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针对性,充分保障改革以人民群众所愿为指引。要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发挥好人民政协等机构在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方面的作用,畅通人民群众意愿表达渠道。进一步完善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协商机制,在协商中找到民意“最大公约数”。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人民群众意见的充分表达。通过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全面了解群众生活的所需所盼,听取群众最原汁原味的声音,汲取群众最接地气的意见建议,使改革的举措回应人民所想、对接人民所需,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民主性,保障改革以人民群众所愿为目标。

  强化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了解群众所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要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直面群众痛点和改革难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突出“问题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找准问题、有的放矢,紧盯人民群众所愿的集中领域,关注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要更加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民生领域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多推出一些解民生所急、顺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看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其次,突出“实践性”,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要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所愿弄清楚、搞透彻。要坚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入户、专家走访、统计分析等方式,提高汲取民意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深入街头巷尾、企业院校、“三新”组织等,多到问题突出、意见集中的地方汲取人民群众所愿,找准改革的突破口,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最后,突出“技术性”,始终做到“心中有数”。要以数字化为调查研究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聚焦掌握数据、吃透数据、发现问题、回应关切、推进工作等关键环节,把现代信息技术用好用活用足,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夯实科学决策的群众基础。

  坚守人民评判标准,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首先,强化人民群众改革评判者地位。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让人民群众评价改革,改革才有方向和着力点。改革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谋划发展蓝图,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制定改革措施。其次,增强人民群众改革的获得感。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只有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增强人民群众改革的获得感,改革才能行稳致远。要把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更有力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获得感。最后,推动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愿中的核心内容,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同时,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