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一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正义彰显的时刻,总有人枉顾法理、情理,选择蹭一波流量,刷一刷“存在感”。网民“奶声奶气的咖啡”自称是余华英儿子,在多个社交平台相继发布数条“我就是余华英当年5000元卖出的儿子,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的母亲,让我与母亲重逢”“每个人都没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我决定和余华英断绝母子关系,此生不复相见”的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议论。
当“严惩拐卖”的呼声不断响起,有人却为了一己私利,编造谎言、传播谣言,转移公众注意力。所幸,南京公安网安部门及时出手,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吴某某(网名“奶声奶气的咖啡”)给予行政处罚,相关账号已被封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处罚、封禁等雷霆手段,给钻空子的流量“贩子”当头一棒,释放出“严厉打击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强烈信号。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从杨妞花,到司法机关,再到公益组织,社会各界为打击拐卖历经千难万险,为凝聚“天下无拐”的共识付出巨大努力。吴某某的行为,不仅是对网络空间秩序的严重破坏,更是对伦理与法治的公然挑战。对此,就是要重拳出击、严惩不贷。
流量虽好,但须取之有道。截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56.2万余条。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无论是吸粉引流,还是直播变现,自媒体创作不能没有边界。用扰乱网络秩序、挑战法律法规的方式博取关注、牟取利益,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此,各大社交平台不能总是“事后诸葛亮”,出了事才封禁。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重点平台和重点环节管理”纳入其中,就是要确保平台切实担负起责任,在审核、推广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优化流量分发机制,让内容扎实、品质上乘的内容获得更多支持,用良币驱逐劣币。
谣言止于智者。广大网民也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不盲从、不妄断,增强自身判断力,避免被谣言迷惑,为清朗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