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大计”,同时也是我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保障和动力源泉。近年来,由于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的人口数量与结构产生了一定变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龄少子化”和人口负增长现象已经出现,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长期而显著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我们主动适应人口变化,及时做好预判,科学做好教育资源配置。
以提升供需匹配度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高效能均等化。一要持续优化供需匹配度。探索依据常住人口规模精准配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可行路径,在人口流出地区,重点解决教育资源缺乏问题,通过政策支持,推动集中教育资源供给,积极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融合;在人口流入地区,在有序扩大供给的同时,探索通过“购买服务+质量管控”等方式,多维度加大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供给。二要拓宽数字化教育覆盖范围。健全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大优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抓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大力推进“互联网+学校”“互联网+课堂”建设,搭建面向偏远贫困地区的公益网络教育服务平台,精准提供差异化教育资源,实现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空间匹配”。同时,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对教育资源有效配置、高效配置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供给和输送,提升高品质教育资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可及性。三要开展户籍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在试点地区将户籍管理制度简化为居住登记制度,分离公共服务享有与户籍的依附关系,改变原来“户籍即权利”的公共服务供给,真正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随身跟人”的管理机制,保障流动人口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权益,改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因人户分离无法与户籍所在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的情况,提高流动人口“在地”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可及性。
以丰富的精神产品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高水平均等化。一要加快教育理念转变。推动“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内容体系,丰富精神产品供给。新时代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破应试教育思维定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层面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教学,实现学生差异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二要动态调整师资结构。师资结构体现教育资源的普惠性。师资数量与结构的调整,是应对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重要一环,只有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解决人口结构调整对教育资源布局带来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一方面,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焦补齐欠发达地区、农村师资供给缺口,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实现量质并举,特别是要针对性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向教育薄弱地区。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音、体、美、劳、科学、学前、托育、特教等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多维度完善师资力量供给。三要优化教育形式。要创新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弘扬主旋律,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其日常教学与生活之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加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的结合,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利用空间。积极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电视台等文化传播阵地合作,协同开发校外课程资源,保障学生享受现代公共教育服务。
以治理能力提升为切入点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高质量均等化。一要重视源头治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是与全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问需于民,直面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强化协同治理。政府应转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关注视角,以积极的态度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治理能力,建立立体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治理体系。在做好教育服务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简政放权,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治理的多元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服务,参与评价与监督。三要加强智能治理。建立基于学龄人口大数据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数据管理与监测系统,搭建智能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信息与资源平台,健全数智化需求感知与风险响应机制,通过数据分析需求偏好,实现精准化按需配置,减少公共教育服务资源浪费,提高教育服务资源使用效能。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