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清单上列出来的问题,都整改到位,通过验收。”近日,在重庆康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辉机械),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石板镇综合执法队伍对该公司进行了回访检查。
听完执法人员的意见后,公司安全员龙集刚长舒了一口气。“一次性把问题解决了,省心省力。”他坦言,要是在以前,企业则要面临多次检查、多次整改。
变化的背后,是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级层面“一支队伍管执法”。
“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
整改问题列入一张清单
对企业尤其是生产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手段,也是发现问题、防范风险、排除隐患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过去,检查所涉部门多,常常是多头检查。对企业来说,迎检过于频繁,是不小的负担。
“平均一个月检查四五次,有时甚至六七次。检查人员来了,我们就要安排人员接待、更新生产台账、准备汇报总结。”过去,龙集刚也很苦恼:检查是为了防范风险、排除隐患,但三天两头都忙着迎检,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最近一次检查,跟以前不一样了。
今年7月中旬,石板镇综合执法岗联合市场监管所、应急办等,对康辉机械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并将检查出的总共10个问题,列入一张问题清单。
龙集刚拿到问题清单,涉及消防设施、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用电安全等方面,待整改的事项一目了然。于是,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改。
整改过程中,龙集刚遇到过难题,在生产车间修建消防楼梯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有关规定,生产车间至少设置两个逃生出口,且逃生出口要相互贯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工人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车间,减少因单一出口堵塞或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由于此前的逃生出口设置不规范,在这次检查中,这一问题被列入清单。
最初,他们制定的整改方案是在厂房外加装消防楼梯,但这让龙集刚有点犯难:楼梯搭建了,达到消防要求,但城管会不会又将此判定为违建?
为此,他把自己的担忧向石板镇综合执法岗进行了反映。综合执法岗工作人员郑伟随即针对这一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协商,帮企业消除了顾虑,并在企业搭建楼梯过程中,组织专家给予指导,最终让企业符合了各项要求。
从“一次查”到“一次改”
减少检查频次20%以上
从“一次查”到“一次改”,整个过程都很“丝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了解到,在改革之前,基层行政执法往往面临“九龙治水”式的条块分割、“小马拉大车”权限不够等窘境。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科学城高新区充分发挥“小政府、大服务”优势,于2020年开始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即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等15个领域的1729项行政执法事项,归并到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统一行使,在新一轮重庆乡镇执法改革中,又将87项高频执法事项赋权下沉到镇街,大幅精简工作机构和人员,精简率达90%,同时让执法事项得到进一步优化。
例如,石板镇设立综合执法岗,由5名工作人员组成了一支综合执法队伍,按照“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履行相关职责。
“我们从企业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通过制度创新,对执法检查进行了‘瘦身’,但是‘减量不减效’。”郑伟介绍。
例如,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执法检查,他们在制定执法工作计划时,会把相关事项进行全盘考虑,然后再组织相关执法人员“综合一次查”。这样一来,避免了过去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发生,实现为企业“减负”的目的,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迎检成本。
“‘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初衷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减少打扰企业频次,让企业聚焦生产经营,提升产能效能。今年以来,随着‘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全面推行,我们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进一步减少检查频次20%以上,最大化解决执法扰企问题。”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局长潘勇说。
加大自查、主动整改
更多工夫花在生产经营上
从“多头查”到“一次查”,让龙集刚感触颇深的,除了高效,还有方便。
对照问题清单整改完毕,尽管涉及多个方面,但他只跑了一次,一次性提交整改报告就可以了,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不同领域的整改事项,分别撰写整改报告,提交到不同的部门。
不再疲于迎检,他也腾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加大力度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自查。
企业得到“减负”,也把更多心思和工夫花在生产经营上,谋求更好的发展——
深耕发动机零部件领域30余年的康辉机械,研发制造的发动机零部件产品有3000多种,为多家国际知名发动机企业提供配套,近年来发展势头一直不错。
今年以来,企业就开足马力提产能,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每天都有几大货车的产品从厂里发出。
就在今年8月,康辉机械又拿到了一笔大单,订单金额达3000多万元。企业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已于8月底如期交付第一批产品。
“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主要任务。”潘勇表示,下一步,科学城高新区将持续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强化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创新执法方式,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领域,积极推广执法监管“一件事”,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探索建立诚信免查、告知承诺制等工作机制,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执法监管环境,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