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四大机制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四个维度准确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法论加快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第004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四大机制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四个维度
准确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法论
加快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0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邓若伊 金子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和永续发展。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文脉久远、文化遗产富集。要加快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让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助力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

  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涉及众多部门,需要根据新的使命任务,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在体制机制上“合纵连横”。在“条条管理”上,建立重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协调机构,构建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厅空间、专业人才、研究教育和品牌传播等全方位联动的“一张网”管理运营体系,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统一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二是完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保护第一,积极探索建立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体保护机制,加快形成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大保护格局,构建以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为核心的保护规划体系。三是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快建构“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以“文化遗产学”发展为契机,顺应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形势,培养跨学科思维,打破现有“重技术、轻理论”道器分离的现状,建立整体性的学科思维,加强文物机构、文物和考古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激发文物人才创新活力。四是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传播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阐释与传播,擦亮重庆文化遗产“金字招牌”,构建巴渝文化标识体系,推动社会提升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助推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合力。

  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统一监管机制。要推动文化遗产统一监管,从根本上解决文化遗产事业存在的碎片化等突出问题,不断筑牢文化遗产保护安全屏障。一是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为指引,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主体责任,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能获得及时、务实、有效的法律指引和保障。二是制定监督检查方案。出台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用好“巴渝文物”安全全链条监管数字应用,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细化分解,落实文化遗产保护责任,跟踪监督文物保护项目立项审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三是开展专项行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强化政策保障支撑,建立专项工作机制,以专项巡察为抓手,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体检评估制度,推动扎实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历史文化传承、文物活化利用等工作。四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动员各方主体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发挥作用,明确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监管人的保护责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相关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持续投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发挥志愿者作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

  健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体系。系统性保护是目的,统一监管是手段,二者是高度统一的整体。一是强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思维。单个文化遗产难以独立生存,文化遗产依附于生存的链、环和群,应在区域协调、部门协调、生态整合的意义上保护文化遗产,将“两江四岸”文物、巴渝古建筑等分散的艺术元素整合成完整的链条。二是推进信息科技赋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充分发挥落户重庆的全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等示范引领作用,以市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应用平台建设,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提升文物科技保护展示水平。三是打造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和融合性的新场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巴渝文脉、山脉、水脉、古道等为经络推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集群,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群众增收的“富矿”。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分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