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以文润城提升城市软实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助力重庆绿色低碳转型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加快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数字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以文润城提升城市软实力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助力重庆绿色低碳转型
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
加快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文润城提升城市软实力

杨永芳

  文化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化而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就要坚持以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改造城市、建设城市,在城乡建设中融入本土文化,以文润城塑造城市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理清城市文化脉络。城市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特征和内涵,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力。一是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城乡规划建设文化评估制度,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流程形成全链条体制机制,整体性、系统性推动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二是科学论证、厘清脉络。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组建专家决策咨询团队,全面梳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盘点提炼城市文化元素,以期在城市建设规划项目中吸纳利用。三是化虚为实、价值专属。强化地方文化不可取代的文化内涵和独树一帜的专属价值,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树立和突出区域共享的文化符号特征,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城市风格,推动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

  凸显文化精神标识,融入城市建设肌理。在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是不可缺失的灵魂。一是挖掘城市精神,守住文化根脉。解码文化基因,寻根名人故里,对于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气质意义非凡。要推进本土文化精神标识融入城市肌理,加强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将先贤智慧融入城市文明。二是注重入细入微,亮出文化要素。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做起,在文化场馆、文化公园等公共场所,通过标识、建筑、雕塑、古镇地图等形式讲述巴渝文化,把重要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要素“亮出来”,推动城市文化可感可触。三是强化因地制宜,实现各美其美。各区域要紧密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风貌、自然禀赋与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以音乐、诗歌、绘画等形式,因地制宜地融入公园、道路、桥梁、小区等公共空间,实现城乡气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活化推动保护传承,打造城市文化IP。城市文化属于人民,也滋养着人民;历史文化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一是坚持以用促保,让群众记住乡愁。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进行活化利用,同时结合民间非遗、传统技艺、群众日常生活习俗,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并成为城乡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二是坚持合理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利用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差异化分区分点打造特色场景。同时结合时代需求,整合区域文化特色、自然风光、现代科技等资源,打造城市文化IP,擦亮城市文化名片。三是坚持产业赋能,提升文化含金量。江津玉、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烧酒和酱油非遗酿造技艺等带动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要利用好文化品牌活动、会展等特色资源,打造集聚竞争优势,提升文化产业园、文创产业街区的文化含金量,彰显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质,提升城市吸引力、辐射力、竞争力。

  (作者系中共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