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家访路用爱丈量脚下的路空港经济公司: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发挥资产最大效益
第006版:重报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14年的家访路
用爱丈量脚下的路
空港经济公司: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发挥资产最大效益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4年的家访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李珩 李志峰 云钰

  在小冉亿家门口,冉亿奶奶(左三)拄着拐杖出门相送,老师与奶奶挥手道别。(受访者供图)

  6月26日,四川省南充市,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的3名老师来到高一年级学生赵梓彤(左一)的家进行家访。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6月26日,合川区兴渝路53号,特教中心的老师正在检查陆鑫睿的数学作业。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6月25日,荣昌区恒荣半岛,市特教中心的老师一见到前去家访的孩子曾梦涛(右)就给了他一个拥抱。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编者按

  8月30日,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结束,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榜上有名。

  一所招收视障学生的学校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带着疑问,在这个暑假,记者跟随老师们的脚步,参加了他们坚持了14年的家访活动。从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学校名片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是重庆市唯一的视障教育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信息化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2011年成立的扬帆管乐团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曾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演奏会歌。

  14年,41个区县(含开发区),3万余公里,300名视障孩子的家……

  从2011年开始,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暑期家访活动。从大巴山巅,到大宁河畔;从武陵山麓,到乌江深处;从重庆潼南、秀山、酉阳、巫溪,到四川成都、自贡;他们坐火车、乘轮渡、打摩的、靠步行……

  14年间,老师们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把特殊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让每一个特教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的初心,用爱和温暖书写了一个个朴实而动人的故事。

  “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初衷是了解孩子成长环境,和家长充分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哎呀,气死人了。这个娃儿连一块饼干都不愿和同学分享,我就纳闷了,明明我们花了那么多工夫,这个娃儿囊个就‘不上路’呢。”

  “只要班上有同学拿了或者碰了他的东西,他就会暴跳如雷……”

  今年暑假放假前的一天,在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办公室里,年轻教师李乾平忍不住向同事抱怨——班上有个“小刺头”,平时学习倒是挺认真,但就是又小气又自私,和班上同学的关系不融洽。李乾平找“小刺头”私下交流了好几次,但收效甚微。

  听完李乾平的抱怨,在重庆市特教中心工作了近40年的教师叶绍喜笑着拍了拍李乾平的肩膀说,“放假跟我们去一趟家访,说不定可以解决问题哟!”

  家访就能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带着疑惑,8月的一天,李乾平和叶绍喜来到了“小刺头”小真(化名)的家——奉节县汾河镇。

  看见老师来家访,小真身高只有1米左右的父亲连忙搬出条凳让老师们在院坝里坐下。远远地,小真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坐在靠大门的一根条凳上,痴痴地朝着老师们笑。小真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屋内的角落堆满了旧杂物。

  “小真很聪明,就是在班上和同学不太团结,有时候不太懂得分享。”老师们和小真的父亲摆起了龙门阵。

  “嗯……”

  “哦……”

  听了老师的话,小真的父亲低下头,从嘴里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性格内向的他并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

  “他们家确实情况很具体呢!”热心的邻居赶紧解释,小真平时懂事得很,每次放假回家,会在鸡下蛋后第一时间把鸡蛋捡到奶奶家,等着赶集卖了补贴家用。“你能想象吗,一个盲孩子,他还会摸着到玉米地里掰玉米,甚至打稻谷,真的很不容易哟!”

  听到这里,李乾平吃了一惊。原来他眼中的“小刺头”是这样一个懂事能干的孩子!他只是舍不得让家里多花一分钱。

  “要不是走进孩子家里,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小气’‘自私’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李乾平有些懊恼。

  “其实,几乎每一个‘问题孩子’后,都有家庭原因。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太少了!”叶绍喜又拍了拍李乾平的肩膀说。

  “了解孩子的家庭,和家长充分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这是我们家访的初衷。”重庆市特教中心校长李龙梅告诉记者,由于学校实行住宿制,孩子们只有寒暑假或长假才会回家,只有到孩子们家里了解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于是,从2011年起,李龙梅和老师们就开始了暑期家访,这一坚持便是14年。

  “帮他做不如教他做”

  家访是一节深入浅出的家教课,指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

  “让每一个盲孩子挺起胸膛向前走,创造价值,贡献社会。”这是重庆市特教中心每一位新教师入职后,入职培训的第一课。

  “事实上,当了特教老师后,我们才明白,光让老师明白这个道理还远远不够。”今年52岁的特教中心教师张玉华说。张玉华每一年都参加家访,2018年夏天的一次家访,令她印象深刻。

  那天他们去了五年级学生胡崇政的家。结束时,胡崇政和父母送张玉华出门。“你知道家门口种了什么果树吗?”看到孩子家门口的橘子树上挂着许多青色的果子,张玉华随口问胡崇政。

  胡崇政摇摇头。

  “它圆圆的,很可爱,再过段时间就成熟啦!”张玉华牵着胡崇政的手,从树枝、树叶再到果实,让他摸了一遍。摸完后,胡崇政还是答不上来。

  “不会吧,这种水果你家栽了不少呢!”张玉华又带着胡崇政摸路边的小丝瓜、竹叶,他都没摸出是什么植物。

  一个10多岁的农村孩子,连家周边这些常见的东西都不认识,张玉华吃惊地问胡崇政的父母:“平时你们没让崇政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老师,崇政天生眼睛不好,我们一直觉得亏欠了他,想着能帮他多做一点是一点。”胡崇政的父母说。

  “这样其实是害了他呢,你们能照顾他一时,但不能照顾他一世。”张玉华对胡崇政父母说:“应该多让孩子感知、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生活常识,以及更广阔的世界,未来他才能自己‘单飞’,才能走得更远。”

  “帮他做不如教他做!”李龙梅告诉记者,家访14年来,他们发现像胡崇政家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对于盲孩子的教育,不少家长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有的完全放任不管,有的则层层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家访就是一节深入浅出的家教课,可以指导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李龙梅讲了一个例子。2011年夏天,学校有一名叫陈露的女孩要退学,“当时,学校已经搬迁至南山,条件很好,孩子读书也不花一分钱,为什么呢?”李龙梅和另一名老师专程去这个女生家里做了一次家访。

  “她眼睛看不到,就算读了书,以后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嫁人算了。”在陈露家中,没念过什么书的陈露母亲直白地对李龙梅说。

  “读书是她获得尊严的唯一方式。”李龙梅告诉这位母亲,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用心用情,希望通过教育,让盲孩子们被社会接纳,“这种接纳不是基于同情,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欣赏。如果人格不独立,没有一技之长,即使嫁了人,也难以得到幸福。”李龙梅的话深深打动了陈露母亲,最后,陈露得以回到学校继续念书。

  高二学生王紫菡的父母也从家访中受益。“娃儿才到特教中心时,我们生怕娃儿吃了亏,隔三岔五就给老师打视频,想看看女儿在学校的情况。”王紫菡的父亲王建中说。

  家访时,班主任杨静详细向他们讲述了王紫菡在学校的情况,希望他们“学会放手”。

  听取杨静的意见后,渐渐地,王紫菡的父母感受到了女儿的变化。王紫菡在学习上不仅主动、自觉,在家里也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力所能及地帮家人分担一些家务。母亲吕玉珍说,现在女儿懂事又孝顺,未来的路她可以走得很好。

  “家访是对我们的一次精神洗礼”

  不仅给孩子和家长带去温暖,也给老师们带来不少感动

  “刚接到家访任务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有点多此一举。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为啥还要专门跑一趟?后来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特教中心老师彭婷回忆起她的第一次家访,眼眶有点湿润。

  学生冉亿家住巫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包括冉亿在内的3个孙儿女。

  彭婷去家访时,两位老人家对老师的到来十分感谢。说起孩子在学校得到的悉心照料,老人们不停地竖起大拇指。小冉亿也乖巧懂事,主动帮奶奶洗土豆,把自己的床铺打理得整整齐齐,还把假期作业拿给老师检查,并带着老师到他家的玉米地去看今年的收成。

  家访快结束时,小冉亿得知老师们要走,急得直哭,一定要奶奶煮一碗土豆,让老师吃了再走。

  临别时,腿有残疾的冉亿奶奶拄着拐杖一定要送。“因为停车的地方要爬很长一段陡坡,我们谢绝了奶奶的心意。然而,车子发动时,后视镜里还是出现了奶奶拄着拐杖蹒跚前行的身影。我们顿时热泪盈眶,赶紧下车与气喘吁吁的奶奶再次握手道别。”彭婷说,小冉亿奶奶蹒跚前行的身影深深地印刻在她脑海里,时刻提醒她作为特教教师肩负的责任。

  年轻老师蒋玲玲有着同样的感慨。“很多人说,家访是我们给孩子和家长带去了温暖,事实上他们也感动了我们,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是对我们精神的洗礼!”蒋玲玲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家访——

  俊豪和诗怡两兄弟家住丰都,都是低视力,也是重庆市特教中心扬帆管乐团的成员,哥哥在一梯队吹长号,还会吹竖笛弹吉他,弟弟在二梯队吹长笛。在家里,兄弟俩随时可以来个院坝音乐会。

  看着两个孩子如今这么阳光自信,同样低视力的父亲十分欣慰。他对蒋玲玲说:“两个孩子学了知识,有了文化,相信他们会比我过得好得多!”

  “家访之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297名高中毕业生中,有269人考上大学;职高毕业人数为223人,实现100%就业

  “谢谢老师!小华在长笛班过得很快乐,下学期会如期到校上课!”近日,两年前才参加工作的教师黄世芸收到了小华妈妈发来的感谢微信。

  小华是特教中心高一的盲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学习和住读生活,一度请假在家休息。

  这个暑假,黄世芸到小华家家访时了解到,小华家所在的社区开设了暑期免费长笛班。于是,他前往社区,想为小华争取一个加入长笛班的机会。因为小华的视力障碍,社区相关负责人有些疑虑。

  “我知道这不容易,但小华对音乐有热爱和天赋。我们能不能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黄世芸从手机里翻出小华弹吉他的视频。该负责人被黄世芸的坚持打动,决定让小华来试试。

  “刚入职时,我还怕别人笑话我。如今,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这个职业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黄世芸说。

  在特教中心,还有很多“黄世芸”。14年来,年年暑假,他们都奔波在家访路上。

  “早出、夜归,火车、汽车、摩托、渡船,山路崎岖,田坎泥泞,每一次家访对我们都是一次教育,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老师’和‘责任’的意义!”

  “看着孩子和家长们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们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一切的辛苦,都值!”

  “部分孩子的家庭还比较困难,扶贫扶志扶智,我们任重而道远。”

  ……

  翻开老师们的家访笔记,上面记录着一句句简短却充满力量的话。在这段话背后,是这样一组数据——

  自家访开展以来,该校一共有297名高中毕业生,其中269人考上大学;职高毕业人数为223人,实现了100%就业。

  李龙梅说:“新学期即将开始,学校已经布置一新,等着孩子们来上学。家访之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