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依托地方革命文化提升思政课“三力”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把“民生为大”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数据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依托地方革命文化提升思政课“三力”
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把“民生为大”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数据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依托地方革命文化提升思政课“三力”

惠科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了正确方向。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先进的科学理论、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意志、无私的为民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革命的斗争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根基。地方革命文化是各地生动、丰富的革命实践的体现,具有地域性、亲和性、多样性的优势。立足新时代,积极主动将地方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解释力和吸引力。

  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是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地方革命文化是一地生动、丰富的革命文化形态,是青年学生“家门口”的文化,与生活场域相关联,具有强烈的地域认同和天然的熟悉感、亲近感等优势。因此,各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发掘、利用本地的革命文化资源,按照科学性原则将其积极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唤起教育对象的“熟悉感”“亲近感”来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如重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可以把当地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教学设计中,突出中共中央南方局,引导青年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重大命题。简言之,把曾经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事件,生活战斗在当地的革命人物,留存在家周围的革命遗址等丰富的、熟悉的素材有机嵌入思政课教学,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拉近“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强化思政课的解释力。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对理论知识、抽象概念、价值观念的理解、把握存在一定困难。要解决理论抽象性的困境,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注重理论、道理背后的“事实”支撑。地方革命文化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情境性、具体性,是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元素。可以结合地方革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英雄人物、历史遗址,以具体的事件、鲜活的人物来阐释理论、说明道理,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解释力、说服力,实现把道理讲清楚的目标,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如可以结合青年聂荣臻为“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赴法勤工俭学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联系“甘为革命马掌铁”的中共重庆地执委首任书记杨闇公的事迹,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作出深刻解答。讲授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让学生深切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命题。

  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思政课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思政课同频共振,最终达到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的效果。地方革命文化既包括遗物、遗迹、遗址等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又包括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革命精神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把这些元素创造性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打破课程“空洞说教”的刻板印象,还能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激发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地方革命文化承载着当地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记录了一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构筑起更为牢固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当家乡的英雄人物、历史故事、遗址遗迹、革命精神“走进”思政课后,道理变得更有“温度”,理论变得更有“形象”。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走进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在无形中增强对思政课的亲近感,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分中心,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2SKGH255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