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了正确方向。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先进的科学理论、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意志、无私的为民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革命的斗争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根基。地方革命文化是各地生动、丰富的革命实践的体现,具有地域性、亲和性、多样性的优势。立足新时代,积极主动将地方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解释力和吸引力。
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是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地方革命文化是一地生动、丰富的革命文化形态,是青年学生“家门口”的文化,与生活场域相关联,具有强烈的地域认同和天然的熟悉感、亲近感等优势。因此,各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发掘、利用本地的革命文化资源,按照科学性原则将其积极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唤起教育对象的“熟悉感”“亲近感”来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如重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可以把当地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教学设计中,突出中共中央南方局,引导青年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重大命题。简言之,把曾经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事件,生活战斗在当地的革命人物,留存在家周围的革命遗址等丰富的、熟悉的素材有机嵌入思政课教学,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拉近“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强化思政课的解释力。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对理论知识、抽象概念、价值观念的理解、把握存在一定困难。要解决理论抽象性的困境,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注重理论、道理背后的“事实”支撑。地方革命文化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情境性、具体性,是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元素。可以结合地方革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英雄人物、历史遗址,以具体的事件、鲜活的人物来阐释理论、说明道理,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解释力、说服力,实现把道理讲清楚的目标,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如可以结合青年聂荣臻为“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赴法勤工俭学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联系“甘为革命马掌铁”的中共重庆地执委首任书记杨闇公的事迹,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作出深刻解答。讲授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让学生深切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命题。
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思政课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思政课同频共振,最终达到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的效果。地方革命文化既包括遗物、遗迹、遗址等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又包括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革命精神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把这些元素创造性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打破课程“空洞说教”的刻板印象,还能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激发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地方革命文化承载着当地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记录了一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构筑起更为牢固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当家乡的英雄人物、历史故事、遗址遗迹、革命精神“走进”思政课后,道理变得更有“温度”,理论变得更有“形象”。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走进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在无形中增强对思政课的亲近感,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分中心,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2SKGH25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