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点,其建设对于整个通道的运营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要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生态,打通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循环链条,充分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提高与通道沿线地区在物流、贸易、产业、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效能,增强通道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畅通供应链。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蓬勃发展,枢纽化物流网络加快打造,正以通道轴线形式集聚。要以重庆作为枢纽点、沿线主要城市作为关键节点,通过基础设施织“线”成“网”,提升综合立体交通内畅外联水平。一是网络节点联动。明确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中轴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并与周边节点城市形成联动,提高三级节点城市的基础设施供给质量,谋划推进一批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基础设施智能化项目建设。二是枢纽体系耦合。将TOD理念推广延伸到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建设,整合铁路专用线、专业化仓储、多式联运、区域分拨配送等区域物流资源,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物流技术应用,促进物流设施有效衔接。三是通道物流顺畅。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物流订单、储运能力、货物追踪等信息及时共享。持续推动物流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提升通关时效,定制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
完善通道迭代升级机制,强化创新链。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在重构数字经济与通道经济双向驱动的新生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成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必然选择。一是完善通道政策保障机制。建立通道协商定价机制,针对不同地区、线路以及主要运输货品等,根据大数据研究制定统一的市场销售价格。创新通道金融政策互通机制,优化跨境多边保险交易市场服务,建设区域性、数字化的物流保险及交易平台。二是优化数智通道应用机制。注重发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打造通道算力中心。鼓励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应用,建立基于区块链“一单制”提单的数智通道,集成航运、港口、铁路、公路等全程服务,实现可视、可控且节能高效的智能效果。三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机制。积极制定鼓励企业签订战略联盟的相关扶持政策,支持通道沿线地区龙头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依托企业战略联盟,形成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产业园、国家重点项目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孵化园等,加强合作研究与开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瞄准金融政策组合工具,提升价值链。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覆盖基建、物流、贸易等多个领域,要继续丰富人文、商事、法律服务,完善融资、结算、保险和收付汇业务。一是探索成立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银行。着眼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邀请国内外有实力的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及大型投资机构作为股东参与投资,同时探索在合规范围内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二是组织沿线城市共同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发针对性产品,重点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或者以基金作为出资方,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三是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贸易发展。充分结合数字重庆建设,推动新技术在贸易、金融、产业上的应用。探索通过政策性担保方式赋能数字提单,提升数字提单融资功能。打造数字贸易港,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发展数字新金融,建设数字贸易平台。
引导通道要素聚合发展,服务产业链。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围绕贸易和产业,通过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国际产能合作,优化陆海优品、集采交易平台和多语言外贸综合服务。一是推动沿线产业联动发展。梳理通道沿线优势产业链图谱,大力规划建设“通道飞地园区”,鼓励、吸引、集聚通道沿线资源、产业、技术、资本项目进驻置业创业,重点布局建设一批混合型、共享型特色产业融合区,推动产业协作补链成群。二是提升运营组织服务能级。优化竞合关系,联合沿线地区推动建立以股权合作、联盟为主要方式的跨区域运营平台公司,充分发挥其商业引领、信息集成、规则制定功能,将平台公司的业务从单一物流服务转向涵盖贸易、产业、融资、数据等全链条的综合服务。三是聚焦标准规则对接功能。加快探索建立陆上贸易规则,尽快完成中国国际货运代理法修订。借鉴国际海运业交易规则和贸易模式,形成跨境陆海贸易物权争议国际惯例和铁路运单物权化国际标准。积极开展通道规则标准建设,推动建立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通道运行规则和安全流程。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