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洪位:行走在大山深处的“输电线路医生”让“谢谢阿姨”的呼声传出球场全力跑好“下半场”要更稳更实守住书店这片城市精神绿洲升级容易降级难以问题链教学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第009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冉洪位:行走在大山深处的“输电线路医生”
让“谢谢阿姨”的呼声传出球场
全力跑好“下半场”要更稳更实
守住书店这片城市精神绿洲
升级容易降级难
以问题链教学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以问题链教学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是时代要求也是责任使然。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工商职院”)自觉担起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链”教学创新,破解学生对思政课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让思政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可感可触,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了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调查研究之深

  夯实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之基

  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这就需要了解青年一代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找到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思想困惑,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清楚学生想听什么。”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着“聚焦问题深耕教材,着眼需求读懂学生”的原则,组建6个教科研小组和12个集体备课小组,开展思政课重难点问题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开展常态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推动教师吃透教材重难点,围绕重难点问题提炼和设计“问题链”。

  带着问题出发,思政课教师“俯下身子”,通过“五联系制度”,走进班级、宿舍,义务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深入了解学生。开展持续调研,收集、提炼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

  2020年至今,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22年开始实施教学改革,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提炼出100多个高职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汇成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十万个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持续研究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育人大格局,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大助力。

  以课堂教学之巧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新时代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是什么?你的家乡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何嘉老师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主旨,老师巧妙发问,从大道理到身边事,设置课堂微辩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提出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好方法,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课堂要义,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这是工商职院“问题链”教学的一个缩影,老师们用一个个精心设计、连环抛出的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学校在深入了解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基础开展思政课“问题链”教学专题内容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小组常态化组织集体备课,以高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思想困惑为聚焦,针对学校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建筑工程类、艺术设计类、财经管理类专业特性,精准分析学情、优化教学内容、提炼教学问题、设置教学专题,通过分众化教学,形成了思政主干课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专题化—问题链—解题式”教学架构。

  随着探索持续深入,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初步实现了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全链条转化,有力地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与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

  以“VR+思政”之新

  增强思政铸魂育人实效

  “重走长征路”“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在学校建成的教育部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里,学生通过虚拟现实体验亲历红色历史事件,于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的学习中逐渐浓厚爱国情、升华强国志。

  瞄准思政课实践环节受地域空间限制等难题,学校精准出招,将陶行知纪念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等多个本地校外实践基地以VR虚拟展馆形式引入到思政教学和实践中,创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建立了课堂体验实践、课后在线实践和VR创作实践等新型实践模式和综合评价机制,持续增强思政铸魂育人实效。

  以技术创新开启学校思政教育新场景,学校综合运用VR眼镜、VR虚拟实践场馆资源等,将“社会大课堂”引入到“小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沉浸式互动体验中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组织开展基于VR实践资源的线上实践活动,全体学生足不出户即可虚拟参观全国各地的思政实践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结合地域、专业特色和学生生源分布等特点,对思政实践的具体内容进行特色化引导和选择,引入VR创作技术,组织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场所,走访老兵,采集相关VR素材,并创作出VR思政实践作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真知、长本领。

  “VR+思政”创新教学模式下,学校思政课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大幅提升。培育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获第七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萌新磨课、骨干练兵”活动特等奖,重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

  李佳佳 胡忠英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