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刘江先生在绍兴 回到文学的少年我与刀背梁綦水润渝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追忆刘江先生
在绍兴 回到文学的少年
我与刀背梁
綦水润渝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忆刘江先生

谭德成 陈志

  闻知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辞世的消息,深感震惊,悲痛不已。一位德高望重、硕果累累的万州籍著名书法篆刻家,就像一颗巨星陨落了。11年前我们一行在西子湖畔拜访刘江先生的场景顷刻间浮现在眼前。

  2013年初夏时节,雨后的杭州碧空如洗。我们一行来到万州老乡刘江先生寓所拜访。

  底楼门口张贴着刘江先生亲属的一纸《告示》。其大意是,先生刚做过手术,年迈体弱,谢绝一切公务活动和访问,望见谅。我们的到访虽是经主人的破例同意,但仍觉歉疚,亦感动于刘江先生及其家人浓厚的家乡情结。

  来到二楼,先生的儿子、中国美院教授刘丹将我们热情地迎进了门。

  一位穿着白色短袖圆领衫的清癯老人从书房步入客厅,笑容可掬,随和可亲。他就是我们要拜访的刘江先生。

  先生1926年7月生于重庆万州孙家镇,其书法篆刻作品为国内多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收藏,或被勒为碑石、匾联,著有《篆刻技法》等16种专著,在书法篆刻领域享有盛誉。

  “自别家乡年复年,幽花如梦月初圆。山河奚事尘霾蔽,且向西天望水天。”刘江先生曾这样抒发乡愁乡情。先生曾应邀担任三峡印社名誉社长,先后三次为家乡捐款数十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2010年5月,他还为家乡新建的三峡移民纪念馆捐赠书法篆刻作品100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感佩。

  我们拜访时,先生听力已不太好了,我们紧挨着他坐着,大声说话。

  我们表达着对先生的崇敬和感激之情,简要介绍了万州文化建设的情况。先生仔细地听着,不时轻声询问,对家乡的关切溢于言表。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家乡人的到来,勾起了先生的回忆:“我是18岁离开家乡的,前往重庆学习美术,以后从军打仗,再后来又求学、任教,回家乡的次数不多,最近的一次也过去10多年了。”

  刘丹连忙在一旁说,父亲最近一次回乡是1996年,那年老人刚满70岁。我们立即邀请先生身体康复后再回家看看,家乡的交通条件比十多年前好多了,飞机、火车都能通达。说到回家,先生的眼睛倏地亮了。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们委婉表达了两个愿望。一是请先生担任万州区政协书画院顾问;二是为书画院书写牌匾。先生欣然应允。

  随行的区政协书画院负责人将写有牌匾内容的纸条交给先生,他仔细看了看,拿纸的手有些颤抖,随后用铅笔在纸条空白处写上“写牌”两个字。

  令人称奇的是,落笔时他的手却一点也不抖。他让儿女把纸条收好,待身体康复后再书写。他还说,年纪大了,忘性大,要孩子们提醒才行。

  我们把万州词作家创作的一盘音乐CD作为礼物拿出来播放,5首作品演绎的都是乡情、亲情。

  先生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彼时的他,或许是想起了在万州的童年、故乡的亲人、三峡的美景。他的眼眶渐渐泛红,浸出了泪花。

  我们还为先生带去了“鱼泉榨菜”“米花糖”等土特产,这些都是他从小爱吃的,是先生的乡愁所系。

  回到万州3个月后,我们就收到了先生委托儿子寄来的“重庆市万州区政协书画院”篆书匾额,其字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他还书写了一幅“百里三峡美如画”,表达对故土三峡的深深依恋。

  杭州一别,不觉已11个年头。因生病卧床,先生心心念念再回故乡的愿望终究未能实现,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见字如面。我们一遍又一遍观瞻着先生极具辨识度的书法篆刻作品,回想他的音容笑貌,感觉他并未远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