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代吃饭”:新中式餐饮成风尚“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开启迎宾模式今年重庆将选派1337名“三区”科技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2024“渝味360碗”集中亮相去年重庆38.68万人次无偿献血亚洲第一高墩如何“长成”
第003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回古代吃饭”:新中式餐饮成风尚
“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开启迎宾模式
今年重庆将选派1337名“三区”科技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
2024“渝味360碗”集中亮相
去年重庆38.68万人次无偿献血
亚洲第一高墩如何“长成”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潮”起风时

2024“渝味360碗”集中亮相
特色美食荟启幕,吸引众多市民前往

  六月十四日,北滨路,二〇二四“渝味360碗”特色美食荟活动现场,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品尝。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盈)万州烤鱼、歌乐山辣子鸡、梁平张鸭子、荣昌卤鹅、酉阳土家油茶汤、白市驿板鸭……6月14日,2024“渝味360碗”特色美食荟在江北区启幕。活动现场,重庆美食新名片——首次评选出的“渝味360碗”集中亮相,43道头碗菜、360碗地道重庆特色美食吸引众多“好吃狗”前往品尝。

  去年底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联合各区县开展了“渝味360碗”评选推广活动,通过深入挖掘特色风味美食,推荐评选出代表性菜品,形成了“渝味360碗”美食谱系。

  本次活动中,43道“渝味360碗”头碗菜传承人现场集中宣誓。大家表示,要为重庆市民提供更多美味,让“渝味360碗”走向世界。

  据悉,本次活动带动了食材生产、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食材贸易、消费场景打造等餐饮全产业链协同参与,促成一批餐饮合作发展新成果,重庆分别与四川、浙江、湖北等地相关单位达成合作签约,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餐饮产业发展,助力重庆餐饮产业走向全国、享誉全球。

  活动还邀请了川渝两地10名大厨同台献艺,70余名酒店服务业从业人员创意摆台,以“匠心”“创新”为宗旨,开展“成渝双城美食文化暨大师厨艺交流”“巴渝工匠”杯第十三届居民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等10余项活动,全方位展示重庆美食文化发展的活力和魅力。

  在杨记隆府展台前,一款“巨型”麻圆吸引不少市民围观拍照。据杨记隆府总厨王清云介绍,这款直径有40厘米的麻圆名叫“光头司令大麻圆”,通过揉面、煮面、油浇炸至成型,单个制作要花费10多分钟。食用时,用勺子一拍就碎,趁热吃软糯弹牙,放凉后则变得格外酥脆,两种口感各有特色。

  “重庆全力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4月,全市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4.3%,成为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进一步唱响做大“渝味360碗”品牌,进一步深化产业协作和对外交流,努力打造出具有鲜明重庆辨识度的“渝味美食”名片,助力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