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住房信贷政策调整我市推出纳税“信用账户”闲置林地种菌菇 吸引娃娃来研学重庆展馆优秀文化产品引人关注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签约共建“四一”图书馆项目我市发布《通知》护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收养关系解除后 养子女是否应支付养父母生活费重庆野歌会:一场不需要“入场券”的狂欢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住房信贷政策调整
我市推出纳税“信用账户”
闲置林地种菌菇 吸引娃娃来研学
重庆展馆优秀文化产品引人关注
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签约共建“四一”图书馆项目
我市发布《通知》护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收养关系解除后 养子女是否应支付养父母生活费
重庆野歌会:一场不需要“入场券”的狂欢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州区黄柏乡
闲置林地种菌菇 吸引娃娃来研学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

  孩子们在柏树林间采摘赤松茸。通讯员 付作侨 摄\视觉重庆

  “这些蘑菇的‘脑袋’怎么是红的”“蘑菇为啥长在树林中”……近日,万州区黄柏乡金山村三组一片柏树林里,胖嘟嘟的赤松茸东一丛西一簇,一群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采摘赤松茸。

  金山村利用闲置林地发展林下食用菌基地,但基地的“主业”不是销售食用菌,而是结合当地研学产业打造的娃娃“课堂”。自今年4月正式“开业”以来,基地已迎来近500名小游客,还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

  向林下要空间

  陈岩是水利部派驻金山村的第一书记。2022年6月到村时,村里的集体经济刚起步,增收渠道单一。如何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带领村民增收?陈岩在村里搞调研,到处找项目。

  金山村有上千亩林地,多是上世纪90年代退耕还林飞播种下的生态林,普遍缺乏经营。陈岩想,能不能向林下要空间呢?

  经万州区科技局“牵线”,金山村与重庆三峡学院开展校地合作,专家到金山村的林地调研考察后,看中了三组的一片柏树林。这里多年前曾是耕地,土地肥沃;坡度不大,方便管护;树林内空气潮湿,适合发展喜阴喜湿的食用菌。

  种赤松茸成功了

  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以及专家意见,大家决定在柏树林下里种植草菇和赤松茸。

  种植的方式很简单:在林间的树荫下挖出宽60厘米、深20厘米的沟,在沟里填上用秸秆、碎玉米芯等农田废弃物与石灰搅拌消毒后发酵而成的基质,再往基质土埋下菌种,静待一个多月后就能出菇了。

  村集体尝试种了4亩草菇,但产量很小,后来不再生长,种草菇失败了。大伙儿没气馁,又种下2亩赤松茸。今年3月,赤松茸开始出菇,到了4月,林间到处是胖嘟嘟的“红脑袋”,头天刚采,第二天又长出一大片,那段时间,陈岩和村干部每天都来加班加点采收蘑菇。

  把“课堂”搬进树林

  林间只有2亩赤松茸,商贩根本不上门,靠传统方式卖蘑菇费时费力、效益也不高。

  金山村所在的黄柏乡位于长江巴阳峡南岸,有绵延数十里的长江岸线和千亩水域江湾,风光秀美宛如水墨丹青,有“巴阳画廊,水墨黄柏”之称。近年来,黄柏乡以狮子岛为核心打造十里滨江环湖亲水旅游示范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7万人次。

  结合黄柏乡建设“亲水旅游示范乡”定位,以及金山村重点发展的研学产业,村里决定将林下单一品种食用菌种植发展为林下食用菌和中草药种植,打造林下中草药科普研学基地。

  今年4月,赤松茸进入盛产期后,村集体便与研学机构合作,将赤松茸基地改造成“娃娃课堂”。短短一个多月,就有近500名娃娃前来采摘、研学,基地的赤松茸被抢购一空,还带动了周边村民销售农副产品。

  陈岩介绍,村集体已与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别合作开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草药种植,目前已种植赤松茸、灵芝等食用菌6亩,海金沙、百步、大叶黄精等中药材6亩。未来,随着林地资源进一步被盘活,这个设在森林里的“娃娃课堂”规模将达到50亩。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