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用青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加快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用青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加快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推进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范卿泽 杨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谱写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篇章,加快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牛鼻子”,科教人才是“第一资源”,既需要发挥我市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也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务实推进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确保科技创新后继有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不同学段、不同类项教育的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谋划、分类设计,贯通实施、一体推进。

  推进大中小各学段有效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学校抓起、从青少年学生抓起、从娃娃抓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对科研的执着坚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建立从小学三年级起随班就读、特殊课程教学、灵活学制、个别化教育方案相结合的超常儿童发现、培养和评价机制。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英才计划”和“雏鹰计划”,建立英才和雏鹰培养基地,推动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常态化、制度化。健全我市特色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市发展战略要求,支持建好重庆大学弘深学院和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示范性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推进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注重贡献导向,坚持宽进严出。探索设计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博贯通培养实践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实施策略,拓展职业教育基础学科的应用面向,构建“基础+应用”复合培养体系。创新我市各学段创新人才入学政策和办法,形成多学段出口与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畅通具有创新潜质学生的成长通道,实现接续递进培养。

  推进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课程是主阵地、实践教学是主渠道、科学教师是主力军,需要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社融通,一体化构建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师资体系。增加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供给,支持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及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科普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与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建立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社会科研实践场所开发强国战略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科研实践课程并同步分段建设,整体形成模块化、递进式、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优化育人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的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式实验教学,坚持教、学、评一致,整体形成高阶高质量的培养体系。分层次试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双高”“双优”院校、科学高中、科技特色中小学一体建设,分类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会科研实践基地、科学高中综合实验室一体建设运用,分领域推进全国知名专家、专业导师、实践导师、责任教师、任课教师一体教研,鼓励学生参加中小学“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学科奥赛、职业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国际交流活动,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生态。

  推进政策保障措施有效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涉及社会各方面,周期长、链条长,标准高、要求高,需要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坚持党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党委政府要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和保障条件建设。坚持科教融汇,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科教资源统筹协调;下设统筹推进机构,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坚持总体设计、逐层深化,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一体谋划,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培养体系一体建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行动。坚持标准引领,严格选拔性评价把好“入口关”,严格过程性评价把好“培养关”,严格结果性评价把好“出口关”,逐步研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科学设立符合不同学段学生培养特点的分段分层分类评价指标,建立以常态化数据监测为基础的评价制度,推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全周期多维评价,推动评价结果与要素投入、政策调整等联动,形成“培养—反馈—改进”闭环。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分中心,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0-ZD-02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