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隆区人民法院立足辖区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庭建设为抓手,结合“141”基层智治体系和重庆高院解纷“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要求,聚焦涉农、涉旅纠纷化解“前、中、后、末”四端,创新“推—研—调—治”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一体化治理。
前端双向推送,确保苗头早发现。
武隆法院以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为载体,将法庭干警纳入乡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定期将风险隐患登记汇总至党建、平安两张报表,通过双向互通、分类处理,将矛盾化解于未发。2023年以来,双向推送问题并完成处置24件。同时,推广“网格吹哨,法官报到”机制,依托基层网格推动“法庭+网格”信息共享,织密矛盾排查和查人找物“情报网”。火炉法庭、仙女山法庭与辖区8个乡镇、45个网格实现100%对接,真正让法庭工作深入基层各个角落。
中端共同研判,确保矛盾不升级。
依托区、乡镇两级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每月召开联席会,就涉农、涉旅纠纷开展摸排汇总、风险评估,2023年以来召开研讨会49场,排查化解潜在风险221起。为提升处理效能,武隆法院将矛盾纠纷划为三级,实行分级管理、全量管控。简单纠纷类,就地调处,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疑难复杂类,通过组织力量、制定预案最大限度化解;重大风险类,通过落实包案责任制做到包教育疏导到位、包管理控制到位、包诉求解决到位。
后端联合调解,确保纠纷全化解。
积力之所聚,则无不胜也。在调解环节,武隆法院整合起多方力量。强化部门联合。整合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等8部门解纷力量,创新建立涉旅纠纷联调快调模式,让矛盾不下山、游客无“游”愁。强化庭所联调。建立“法官联络点”,实现信息通报共享、矛盾纠纷联调、重大风险联席研判。今年以来,该院对辖区涉农、涉旅矛盾纠纷调处率均在80%以上。强化行业联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让行业组织在风险防范中走上前台。如仙女山法庭推动成立仙女山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年均化解涉旅物业纠纷案件200余件。
末端协同促治,确保问题零反弹。
创新“委托、委派调解+在线司法确认”模式,打通调解平台与司法确认联动渠道,将司法确认时间缩至1天,让群众只跑一趟、只走一站。在各景区、乡镇,武隆法院设立了涉农、涉旅纠纷快调室和法律服务热线,定期开展回访和调后答疑,督促义务人履行,实现“案结事了”,今年以来,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40%以上。除此之外,还联合区委政法委、教委等多部门,将法治文化融入文旅资源,建设“法景融合”阵地11个,成功打造全市首个集实践教学、模拟法庭、法治公园为一体的“法庭式”“沉浸式”法治打卡高地,加强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李刚 李长辛 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