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高竹新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的“桥头堡”,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既肩负着探索跨省域同城化发展的使命,又承担着以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对此,渝北区总工会聚焦高竹新区产业发展和职工所盼,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加急加码吹响跨省域工会改革号角。
优化新区产改顶层设计。签署渝北、广安两地工会战略合作协议,对高竹新区产改工作进行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实行渝北、广安产改领导小组“双领导双帮扶”管理,建立渝广两地产改工作联席会负责重大决策,产改办公室设在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工会,负责工作统筹。两地产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对子,国企和重点企业做示范,结合高竹新区实际,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重点任务,织密新区产改政策网、人才服务网、劳动保障网、思想凝聚网,实现新区产改政策一致、服务同质、阵地同建、建会同心、业务同办的双协同工作模式。
制定产改跨域共享政策。建立渝北、广安两地产改领导小组跨区域合作机制,发布《渝北广安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政策互认暂行办法》,落实两地人才互认政策,叠享人才优惠政策,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优化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路径,实现新区两地产业人才在技能培训、资格互认等方面的政策协同,为产业工人技能升级创造便利条件。同时,两地产改领导小组为新区产业工人提供金融贷款、子女入学、医疗保障、评先选优、公积金跨区域转接和互贷等50项专属服务,覆盖生活保障、成长通道、社会地位等方面,确保产业人才跨区域自由流动。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共6500余名产业人才享受产改专项服务。
形成产业人才共育体系。加大对川渝高竹新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技能培训体系,形成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技术创新奖励等激励机制,激发产业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渝北区总工会联合广安市总工会成立产业工人培训中心,以培训中心为媒介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桥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技术工人,累计开班42场,通过技能培训成功帮助当地1000余名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搭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吸纳两地480名劳模工匠参与到双圈建设和新区基层治理一线,共开展技术沙龙、创新攻关、交流合作58次,技术培训108场,志愿服务104场,覆盖两地职工2.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新区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夯实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渝北、广安两地工会注重维护高竹新区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创新开展跨省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成立川渝高竹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实现“一窗受理、远程调解”、跨区域“一站式”化解,帮助劳资双方就近维权。加强新区产业工人健康权益保护,建立8个工会爱心驿站、建设者之家等民生阵地,一定程度改善新区职工工作环境。开展新区“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在新区重点实施产业工人健康监测与职业病预防等安全检查,确保产业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水平。
丰富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渝北、广安两地工会突出新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以职工之家为圆心,广泛辐射“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活动精神。打造完成1个500平方米的职工之家,合力推进高竹新区工人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工会林建设。川渝高竹新区工会累计举办技能大赛、劳技培训、爱心托管、相亲交友、工会走四方、先进选树等工会活动45场,覆盖职工80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新区产业工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推动形成“‘双圈’建设、奋斗有我”的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