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也指出,以小农户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农业生产仍以小农生产为主,小农户的发展直接关系着重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面对全市小农户经营能力不强、适度规模经营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困难或不足,要紧紧围绕“四千行动”,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加快构建符合重庆农情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持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践表明,小农优势主要在生产领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最优结合点。一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拓展应用“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产权综合改革,放活承包地经营权,引导土地股份合作,持续放活土地经营权。二是改善小农生产条件。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推进“一户一块田”,实现按户连片耕种或引入业主合作经营。三是促进小农联合合作。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让小农户联合起来抱团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四是探索农地退出机制。探索建立高龄农民退养制度,鼓励其放弃土地经营。开展农村承包地有偿退出,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持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社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一是加强和规范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与竞争。按照农业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平衡的原则,引导供销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层农技协组织等多元主体,以创新驱动打造各自的特色服务、以合作共生促进同业有序竞争,建设覆盖全程、智能智慧、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农机研发投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培育高端农机工业,加大农机服务补贴,培训农机人才,建立健全山地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解决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与小农户建立“互利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采取保底收益、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共享加工销售的增值收益。
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动能升级的关键因素。一是推进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化功能,增强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力,开展山地粮油产业的全程化托管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用规模化服务降低农业经营成本;聚焦果蔬、菌菇、中药材等山地特色农业的育种育苗、物流仓储等产业链建设关键环节,用特色化服务提升产业经济附加值;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引导家庭农场充分利用山城优渥的生态优势、丰富的农耕文明进行品牌化、绿色化、特色化发展。二是吸引社会主体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深入实施乡村人才“五万计划”,回引新乡贤、培育乡创客、引导返乡入乡群体开展文旅融合、农村电商、数字农业等新业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梯队。加快实施“头羊计划”,推进涉农产业延链强链,支持涉农企业升规上市、做大做强,发挥好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的“链主”作用。三是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服务。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熟、地熟和市场熟的地缘优势,强化“村庄经营”,组建发展“强村公司”,面向本地小农户、外来新业主,提供生产、劳务等居间服务,使其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中坚力量。四是推动产业联合体联动发展。推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围绕重点产业链组建产业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抱团发展,提升农业经营体系的韧性和活力。
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多措并举强化支撑保障,确保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质效并举。一是提升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提升双向主动性,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金融政策宣传及信贷产品推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主动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针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链金融等产品的供给,提高获贷率。提升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服务质量、拓展特色农业产业收益保险、推广土地流转保险、探索设立创业失败保险,为农业经营体系稳健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加大数智赋能力度。依托农业“一朵云”“一张图”等平台,汇集多源数据,夯实农业数智技术底座,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向数智建设转型。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数智管理与经营、市场端数智链接与服务、数智增值等在内的数智技术应用场景。支持全市数智型主导企业、科研院所与涉农产业主体等组建数智农业联合会,统一行业标准,建立相关数据共享机制,打造数智农业经营体系的区域品牌。三是统筹用地支持保障。落实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盘活农村存量土地,按照“统筹兼顾、有效利用、保障供给”的思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用地需求,推出农业标准地经营示范,力争要素产出效率和业主经营效率双增双赢。四是探索农业用能改革。加大对涉农经营中的燃油、灌溉水、农业电等传统能源的服务保障和价格优惠,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能成本;探索农村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技术和产品在农业冷链、农业机械以及其他动力设备中的应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作者系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