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要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
第007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党纪学习教育要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杨姝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孕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源泉,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持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所需的宝贵思想资源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和遵循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丰厚的文化养分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极其宏阔的历史高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赓续,历史文化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根源。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这种突出的连续性特质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也是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文化钥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兴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建立在文化极度兴盛的基础上。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明积蓄新的发展动能,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理性、“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等,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使之呈现出符合中国实际、富有时代特色的当代形态,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接续锻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再造”,科学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深厚滋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促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文化层面的集中体现,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有机结合和相互成就得以形成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路径。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内容、形式与载体的创新,大力发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和生命力,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相适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体现在高度的文化自信、清醒的理论自觉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实践之中。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