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块钱可以到达的村庄阅读长诗,回望传说蔷薇花隧道紫藤园里烂漫开绽放春天的美丽地方
第008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九块钱可以到达的村庄
阅读长诗,回望传说
蔷薇花隧道
紫藤园里烂漫开
绽放春天的美丽地方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潮

阅读长诗,回望传说

何竞

  四川作家徐良的长篇叙事诗歌《若水神话》以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的成长为主线,围绕黄帝、炎帝、嫘祖、昌意、颛顼、女枢、仓颉、少昊、夸父、共工等众多历史神话人物,呈现出一幅远古先祖开疆扩土、创立丰功伟业的宏伟画卷。

  《若水神话》初稿诞生只用了三天时间,我实为这“坊间传闻”小受震撼。待一气读罢全诗,“震感”更为强烈——事实上,这类题材的写作就该如一首悠悠古曲,一气呵成。

  《若水神话》脉络清晰地梳理了“黄帝—昌意—颛顼”一脉的神话传说,无论从内容体量还是时空跨度来说,都是一项艰难任务。

  “从爷爷到孙子”,华夏大地风云际会,如何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与人物成长相互交融,共汇长诗之中,既无“强行植入”的生涩,又无“遗篇失章”的狼狈,需要诗人高超的调度能力与艺术创造。

  徐良能在三日内“妙手天成”,我想,靠的绝不仅仅是这三日缪斯女神光顾的“灵光乍现”,更有平日对于素材的熟稔分析,以及向来严谨的自我艺术修养。在合适的时间,沐浴合适的春风雨露,化作心中澎湃的诗情,这才有了滔滔不绝、舒卷自如的《若水神话》。

  一支诗笔如同画笔,起笔就绘到底;一首长诗如画卷,一泻便是洋洋千里。

  中国远古神话故事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纵然是乡野僻土的农人,也能讲出几个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的故事,这说明中国的神话传说在民众中有非常深厚肥沃的土壤,一代代哺育和影响了大家,传承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与生携带的文化基因。

  以一个准确的切口,找到“一条珠链子”,将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进而打开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相信许多作家、诗人都有过尝试与涉猎。徐良的选择,是将镜头焦点对准了“母”和“子”的关系,让“女枢”和“颛顼”这对名义上的“母子”成为历史的“解说人”,带着读者走进五彩缤纷的上古时代。母与子横跨几十年的成长与奋斗,完美串起了一部气势恢宏的神话。

  如何让遥远的上古神话清晰可触,让普通读者也能迅速产生共鸣?“母子”的切入角度,犹如电影镜头般可亲、可感,不仅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也消弭了几千年的时间阻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在中国人的心里,“家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文学作品,常常给人一种错觉:它越是天马行空,越是不受羁绊,才越能脱俗出尘,摘取桂冠。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若剑走偏锋,恐怕也会陷入偏颇与虚无之中。

  “天马”再怎么“行空”,它也是四蹄奔腾,若一个创作者丧失了内在的严谨与客观,将“天马”写成“蚯蚓”或“蝙蝠”,那就让人直呼“无力消受”了。

  同样的道理,面对瑰丽浪漫的上古神话,如果缺乏了内在逻辑,只依赖创作者的想象力随意发挥,那将会陷入进一种苍白与虚空之中。徐良曾严肃地表达过自己的创作观念:诗歌应当具备外在的感性语言和内在的理性逻辑。他也是严格遵守这个原则来创作的。

  闻一多先生曾提出“诗学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三美,无论拎出哪一个来,都需要有理性骨骼的支撑,否则会音符混乱、色彩失衡,甚至建筑坍塌。理性思维,是诗歌写作的内在脊梁,徐良洞悉了这一点,并将之完美运用于创作之中。

  徐良不仅完全赞同“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精神最质朴的记录”,而且将这种精神贯穿于字里行间,形塑了《若水神话》内在饱满的精神气质,让读者不仅能通过阅读长诗回望传说,还能直面现实,深思当下。

  如此,一部煌煌长诗,串起了我们的源头与脉络,也让今天的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历史的感召和强烈的鼓舞。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