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就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首次写入“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已经从最初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方法论,成为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引。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时代要求、根本宗旨、大国担当三个维度去认识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安全问题甚为迫切,只有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才能健康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的问题更为紧迫,要以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步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大势与逆全球化此起彼伏交错相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与科技伦理相互交织,类似矛盾相继出现,我国面对的形势愈见复杂,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认识的同时,也要明白“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国家发展,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根本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这一重要论断,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明了国家安全工作的价值指向和最终目的。要将新时代发展和安全的巨大成就,变为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巨大红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一方面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市场由大到强,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另一方面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面对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国一方面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加强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汇聚起新时代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在世界上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对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有力保障。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鲜明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我国相继发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更是明确将中国的发展和安全置身于全球的发展和安全之中,两者相互依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全球发展倡议指出,要坚持发展优先。让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分享到全球发展成果。因此,各国都应积极投身共同发展,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大国尤其应担当大国责任,在释放发展红利、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共同应对挑战上敢为人先。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全球安全倡议指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一国安全不应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中国既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也是积极行动者。中国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倡导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不可分割,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不可分割,安全权利与安全义务不可分割,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从而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安全。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从文明的维度为全球发展和安全提供了精神支撑,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路径。三大倡议相辅相成,为全球谋划出一条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道路,是中国为全球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副研究员、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分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