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其中之一。这为新时代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发展,给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新契机。要用好数字技术这个“关键”,以系统的数字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分类打造数字文化工程。用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关键要从基础设施、数据库、数字传播、创意人才等方面打造系列数字文化工程。一是加快建设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前提。要准确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性和升级迭代速度,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新基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二是加快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动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濒危文化遗产进行还原、修复、抢救和保护。加快建成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可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的综合性数字文化资源库,分门别类对文化典籍、文化精品、文化遗产等进行集中整理与保护。三是推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工程。依托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开辟文化传播新渠道,加快推进文学作品、传统艺术、历史文化等数字化转化,借助用户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算法,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同时,精准识别与匹配目标受众,实施个性化推荐,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大力实施数字文化创意人才工程。重点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服务等多个方面加强数字文化创意人才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线图,完善项目扶持、人才奖励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数字文化创意人才,打造高质量数字文化创意人才发展新生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需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同频共振,促进文化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协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一方面,塑造文化产业新形态。支持与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研发应用,促进文化产业更加多元化、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经典元素,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内容和产品,更好融入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兴业态模式,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展示形式,共同打造具有社交属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培育“云阅读”“云展览”等“云端+文化”新的文化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交流,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活起来,传开来”。另一方面,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传统文化产业要顺应数字化转型发展,更加注重在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领域各环节中应用数字技术,全面推动产业模式创新与升级,既要用数字技术精准挖掘用户需求,也要用数字技术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触达全球市场。
跨界推动文化数字融合。加快引导不同领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跨界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产业、艺术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一是建立跨界文化合作数字平台。重点依托专门网站、社交平台等搭建线上数字平台,加强各领域在数字技术、文化创意等层面的深度对接,促进跨界数字文化合作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同时,加强线下文化创意园区的多维互动,通过文化创意论坛、主题展览等活动,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发展。二是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要结合自身优势,加强文化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各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三是加强文化与科技领域的深度对接。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又延伸了文化产业链。要重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物、故事、意象等优质元素,全面推广文化数字应用技术与场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联合打造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充分运用VR、AR、AI等数字技术,多维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如运用VR技术重现长征这一红色革命历史场景,模拟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让人们置身于真实历史场景,增强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R2023MK1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