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上,家住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大溪村社区的吴文界,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我姐夫哥快走了,他同意将遗体捐献出去,我来问问该怎么操作?”
为什么素不相识的人,要来咨询她关于遗体捐献的流程?
这事要从20多年前说起。
今年72岁的吴文界,第一次听说遗体捐献,是在1997年,她45岁时。
当时,22岁的女儿周艺郑重其事地对吴文界说:“妈,我想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出去。”
“你在乱说些啥子?”吴文界被女儿的“惊人之语”吓了一跳。
面对妈妈的强烈反对,周艺耐心地解释——原来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遗体捐献的新闻:一个人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校,可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有助于医学生的培养,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她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女儿的话让吴文界消了火气,但内心仍然抗拒。
随后的日子,周艺不断游说妈妈,吴文界也对遗体捐献有了深入了解,心里的障碍逐渐被打破。
但没想到一次和亲戚的聊天,又让吴文界打起了“退堂鼓”。
这年春节,吴文界与亲友们一起吃团圆饭。席间闲聊,她说起了遗体捐献的事。没想到,好几个亲友都强烈反对。
“大过年的你就不能说点好的?”
“不能入土为安就是儿女不孝,你想你女儿被人骂吗?”
亲友们的激烈反应,让吴文界动摇了。
直到多年后,又有两件事深深触动了吴文界——
第一件事是侄子的去世。
“我侄子才30多岁,就因为尿毒症去世了。如果有更多人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早些攻克疾病,他现在或许还能好好活着……”
第二件事是2009年清明节前夕,女儿带她参加的一次祭奠捐献遗体志愿者活动。
那天,吴文界看到墓碑上密密麻麻刻着数十位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听到遗体捐献者的家属现身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那时,吴文界深切感受到遗体捐献的意义。
2009年,她从市红十字会领回了10份无偿遗体捐献协议书,不但自己填了一份,还发动丈夫、女儿、侄子、侄媳妇也先后签下这份“生命契约”。
成为了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吴文界并未满足,她还当起了义务宣传员。
“我最近没得罪你吧?”
“你是不是有利可图?”
“遗体会不会被‘大卸八块’?”
最初街坊邻居对她的宣讲并不感冒,怀疑她别有用心的不在少数,吴文界备受指责。
一片好心被误解,让吴文界很难受,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我觉得只要我坚持,大家哪怕不愿意捐献遗体,也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
从那以后,吴文界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聊得最多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变成了遗体捐献,大家也从原先的忌讳、反感,变成了理解、认同。
逐渐,郭家沱街道得知此事后,邀请吴文界到街道、社区,为居民们宣传遗体捐献。每年清明节前后,街道还组织大家到龙台山公墓为已逝的遗体捐献志愿者举行公祭。这些都让吴文界坚定了把这件事做下去的决心,更悄然改变着大家对遗体捐献的看法。
10多年下来,吴文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打算捐献遗体的人,都会找她咨询,她也不遗余力地向对方讲解。
在她的带领下,如今,郭家沱街道已经有500多人签订了无偿遗体捐献协议书,有57人完成了遗体捐献。
遗体捐献志愿者们还成立了一支“吴孃孃志愿服务队”,宣传之余,积极为辖区的独居、空巢老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