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江的工业项目招引和大家想的不一样。”2月21日,四川省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清刚见到记者,就打起了“预防针”。
如其所说,长川科技(内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川内江”)的集成电路封测设备研发制造项目落地,让内江拥有了四川首个集成电路封测设备生产基地;富乐华功率半导体陶瓷基板生产基地投产运行,让内江成为我国内陆相关领域规模最大的产品生产基地……
内江在工业项目招引方面为何喜欢“另辟蹊径”?这给这座老工业城市带来了什么?
竞争激烈的领域“不争”
找准融入川渝优势产业切入点
“内江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这么好,为啥不引进消费电子等项目呢?”“新能源产业势头这么旺,为啥内江不布局相关消费品产业?”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清给出的解释是:内江在有些领域并无优势。
“这些都是省内兄弟市州以及重庆市在项目招引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内江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帅志坦言,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消费品产业方面,内江无论是财力还是产业基础,优势都不明显。
但这不代表内江就会错失和放弃参与这些产业发展的机遇。
“不放弃”的方式,首先是立足自身优势。地处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中间的内江,是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因此,只要坚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好与成都、重庆及省内其他兄弟市州的产业协同发展,内江就能在工业项目招引培育上有的放矢。
其次,是聚焦产业链和供应链找准切入点。
例如,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最先“撞线”的万亿级产业,但纵观省内,却少有半导体封测设备制造工厂。同样,不少市州在动力电池领域频频发力,但在硅碳负极材料上却着墨不多。
这就是内江在项目招引上“不争”的逻辑——“不盯着大家都有的,重点关注大家都缺的。”
换个赛道“争”
加快融入川渝产业链
“今年,预计我们80%的产能都放在内江。”2月21日,正在指挥工人调试半导体分拣及测试设备的长川内江副总经理徐亚健说,今年起,内江或将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封测设备制造基地。徐亚健坦言,2021年企业决定在我国内陆选择生产基地时,内江是最积极的一个。
同样,富乐华功率半导体陶瓷基板生产基地落地之前,省内在相关领域的产业布局几乎是空白。
忙着在产业链上“填空”的内江,收获同样不少。
第一个收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去年9月开工、位于内江经开区的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计划两期项目投资105亿元,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60亿元。
第二个收获是,内江在川渝两省市优势产业链条上的融入进程加快。
例如,四川富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和平板显示制造领域腔体精密设备部件洗净再生企业后,迅速成为川渝两地显示器等生产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最大供应商。
四川富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川内江等企业的到来,让内江在川渝两省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占据了特殊位置。
距离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一期生产线投产还有近半年时间,成都、眉山、遂宁和宜宾以及重庆等地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已经上门接洽产品购销事宜。
“所以,我们的‘不争’是在同一个领域换个赛道‘争’。”李清说,已经尝到甜头的内江,将会继续立足自身优势精选方向和领域招引培育工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