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滋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以文育人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滋养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以文育人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笔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匡霞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自觉肩负起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重要职责。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立足“着眼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着眼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本质要求。要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着眼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认识“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进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引导各民族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培育家国情怀,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投身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抓好“着力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牢固树立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等正确观念。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找到“结合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计划、同步落实、同步督查、同步考核。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全员育人职责,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要强化教育引导、氛围熏陶、实践养成,深入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民族政策讲座、民族地区社会实践、参观民族文化基地等,教育引导学生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抓实“融入点”。要融入课程思政,发挥每一门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挖掘每一门课程中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各民族爱国奋斗的典型人物等思政元素,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进一步升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要融入实践活动,组织各民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不同民族的学生组建团队,在活动中贡献自己的智慧,提升眼界、收获荣誉,增进各族师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各民族师生共同进步。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民族团结广场、民族团结园、民族团结文化走廊等具有显示度的文化景观,在校园、图书馆、博物馆、教室、宿舍等场所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作品,引导各民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