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 建高颜值宜居城市 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第023版:奋斗正当时 2024年重庆两会专题·黔江
上一版 下一版 
黔江 建高颜值宜居城市 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江 建高颜值宜居城市 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雨后黔城 摄/朱大忠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干净整洁 摄/李显彦

  武陵水岸 摄/陈强

  焕然一新的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 摄/李显彦

  核心提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更新是一座城市的成长故事。近年来,黔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提升有关部署,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指导下,置身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新方位,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持续刷新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治理,让城市颜值更靓丽、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老旧小区改造 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我们住在这里非常舒心,再也不用羡慕那些新小区了。”家住黔江区城东街道官坝社区杏林苑小区的王女士为自家小区点赞。

  近年来,黔江区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按照基础设施全面修复、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物业管理有效提升的标准,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并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努力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高分答卷。

  具体来说,在改造前,黔江区坚持惠民有感、利民有力,抓牢群众满意出发点,充分依托“三师进社区”工作机制,组织区内外优秀的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等,深入老旧小区改造一线,围绕“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与广大居民面对面进行充分交流,让老旧小区改造改在居民心坎上。

  改造中,持续强化人才先行技术保障,抓细队伍管理基础点,利用好行业管理、人才等优势,抽调安全、造价、物业等业务骨干,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从改造小区实际情况出发,持续调整优化建设施工等多个环节的同时,不断优化现场管理模式,高效精准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序建设。

  在改造后,坚持创新共享互动共赢,抓实成效共评制衡点,创新探索建立起成效共评机制,通过主动邀请广大业主代表、热心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评价,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内容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满足群众要求。

  为更好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成效,黔江区还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引导育才路49号小区等23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制定小区管理办法,引进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老旧小区治理,构建“人人共建、人人共管、人人共责、人人共享”的长效管理机制,共同做实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

  2023年以来,黔江区已累计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对39个老旧小区、113栋房屋实施改造,总面积27万余平方米,惠及居民达2147户。

  保障性住房建设 托稳群众“安居梦”

  2023年以来,黔江区将发展保障性住房与城市有机更新充分结合起来,围绕“近者悦、远者来”,持续改善人才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人才发展环境,让老城区迎来“逆生长”,城市“闲置地”变网红“打卡地”。

  近日,黔江区聚心花苑人才公寓房7、8号楼正式签订移交投用手续。这标志着黔江区首个集中性人才公寓项目竣工投用。

  据悉,聚心花苑人才公寓位于正阳工业园区物流东路与园区路交汇处,共有人才住房4栋、246套,配置有电梯,实施精装修“拎包入住”,是渝东南最大的集中性人才公寓。

  “住得安心才能留得住人。”据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聚心花苑人才公寓具有多户型(单间配套、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低租金(4元/平方米/月)的特点。

  该公寓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交流中心、孵化中心、窗口中心及活动中心四个区域,打造后的房屋开通水、电、气等服务,配置床、沙发、空调等设施,实现“拎包入住”,有效化解了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

  为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发展,在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黔江区还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大力推进实物配租、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有效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各类人群住房需求。

  目前,黔江区已累计完成了舒心家园等32个小区视频监控、宽带安装,1165套天然气配套和隐患整治,有效完善提升保障房屋配套基础设施及质量安全,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48户、发放优抚对象补助78户。

  接下来,黔江区将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结合起来稳步推进,重点统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持续打造老旧廉租住房、公租房宜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功能,优化居民居住环境,把保障性住房小区建成美好生活家园。

  补齐短板弱项 让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

  “城市排水管网不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城市的生命线和血管。”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镇污水的有效处理,将有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2023年,黔江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补齐设施短板弱项,系统推进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

  黔江区以污水治理“三率”指标提升为抓手,持续加强管网日常巡查和病害整治,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做到发现问题“当天进场、昼夜抢修”,减少污水外渗和雨水混入,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

  同时,黔江区抢抓排水防涝治理机遇期,快速推进新城学府二路排水管涵、机场路雨污分流改造等数十个排水建设任务,已新建排水管网16.6公里,整治管网病害400余处,建成区管网密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增长6.43个百分点,大力改善了人居环境,杜绝了“城市看海”现象发生。

  如今,黔江绿色宜居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一座生态、绿色、美丽之城正向美而行,拾级而上。下一步,黔江区还将以生态为基底、美好生活为导向,持续推进“清污治污”,融合海绵城市功能与景观建设,系统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里子”。

  链接>>>

  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3月,黔江区小南海镇桥梁村、鹅池镇南溪村、社溪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同年4月,黔江区成功入选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

  截至目前,黔江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8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个。

  传统村落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思,保护传统村落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

  近年来,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坚持把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作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保护优先、传承利用”,在保留其传统风貌,完善居住功能的同时,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把各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的田园风光、人文之美、红色基因融入乡村特色旅游,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中,阿蓬江传统村落山水风光带以乌江—阿蓬江文化走廊为依托,保护阿蓬江山水环境和传统村落环境,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集群;

  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冯家街道寨子社区的官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被纳入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旅游线路;

  小南海镇新建村,依托土家十三寨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民族民俗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民俗旅游,先后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土家村民吃上“旅游饭”,走上了致富之路。

  贺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